9月27日,国庆中秋双节将至,惠州市举行“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精品文旅体项目集中发布暨金秋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长滩村以“月满长滩迎国庆·宴聚乡邻承古俗”为主题,推出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体验活动,让游客深度感受民俗风情。
此前,长滩村是一个“空心村”,村里人口流失严重,村里房屋年久失修;而如今,这里正在蝶变:不同风格的建筑在这里装点,多种业态在这里孕育,更多就业岗位在这里产生。这里的传统古村落活化利用形成的“长滩经验”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内生动力。
引进3亿元项目推进传统村落活化利用
27日的长滩村,熙熙攘攘。即便修缮改造工程仍在进行,已经有一些游客在这里参观游览。
长滩村位于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核心节点,距广河高速沙迳出入口1公里,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古村落,村内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此前,由于年代久远,且人口流失严重,部分古建筑面临破损、倒塌等风险,亟待修缮和保护。
为推进古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长滩村引进总投资约3亿元的传统村落活化利用项目,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项目以现有长滩村小组古村落建筑为基础,融入艺术元素,采用木刻、砖雕等民间技艺,对古村落空间布局、建筑风貌进行系统性修缮,发展主题民宿集群、温泉娱乐、特色饮食、非遗体验等业态,打造成集温泉民宿、农业研学、商旅游乐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
“它不是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民宿,我们是要打造成一个国际一流的文旅体项目。”龙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管金辉表示。
修缮改造中传承当地文化特色
27日当天的长滩村,长桌宴两旁坐满宾客,腊肉竹筒饭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在这里,宾客可品尝地道客家美食,同时还能观赏省级非遗龙门“舞火狗”篝火晚会。当天还设有“三人六足、高脚跷”趣味互动游戏以及蓝染、竹排舞等体验活动,让游客深度感受民俗风情。
据介绍,长滩村在活化利用过程中,着重对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比如,村落建筑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缮改造。而为了满足安全的要求,整体修缮成本比新建高。
长滩村传统村落活化利用项目不仅注重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更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未来,这里将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手工艺展示等,让游客在体验古村落魅力的同时,深入了解龙门的历史文化。比如,未来将在村里开设非遗相关店铺,用以展示当地米粉、糍粑、陈皮等特色产品,游客还可以亲身体验米粉制作和打糍粑的过程。当地传统文化习俗在活化利用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长滩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长滩村在推进传统村落活化利用项目过程中,探索出“国企+民企+村集体+村民”的共富模式——“长滩模式”。即由惠州市属国企惠州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摘牌土地及地上房屋,同时和民企浙江云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对古村落整体改造;村集体租赁土地等资源,村民通过房屋土地出租、务工就业及创业等渠道增收。
“做乡村振兴,无论是做什么样的产业、引进什么样的项目,把农民带动起来就是我们的初衷,让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起来、把村民带富起来,是我们要达到的效果。”管金辉表示,活化利用过程中,土地租金是当地村民的一笔固定收入,停车场场地设施运营也会有一笔收入。项目外围未征收的民房,村民可以自主改造为民宿等经营业态,也会带动提升收入。而项目在建设和后续投入运营中,也会带动村民就业。
据统计,项目累计盘活226户共605间闲置房,正式运营后预计月游客量达5万人次,年营收超5000万元;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村民增收600多万元,将带动100多人就业,实现村落保护、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多方共赢局面。
长滩村是惠州市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生动缩影。据惠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公开数据,截至目前,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在建项目145宗、竣工128宗,总投资超517亿元。2025年上半年,所涉博罗县、龙门县GDP增速分别达7.2%、6.6%,居全市前两位;218最美旅游公路串联9镇54村,带动沿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形成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的经验样板。
上一篇:靠谱的桂林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