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为期一个月的2025“赛动黔景”中国・黔南“涌闯荔波”国际野水运动会落下帷幕。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水上运动爱好者,在樟江碧波激流间展开了数场水上竞技。赛事现场,特别设置了皮划艇、桨板等活动体验区,并配备专业教练,让来自全国各地上万名游客共享了这场“水上盛宴”。
2025“赛动黔景”中国・黔南“涌闯荔波”国际野水运动会举行。荔波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荔波,这片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荔波县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一流旅游城市”的目标,将体育活力注入旅游血脉,让这座“喀斯特王国”在青山绿水间奏响新时代的“高山流水”。
荔波县城。姚先顿 摄
今年上半年,荔波县共接待游客123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6.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17%,交出了一张耀眼的“山水经济”答卷。
森林徒步
来“天然氧吧”尽享秋日“森”呼吸
秋日的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成为众多徒步爱好者的“天堂”。
森林徒步。荔波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气温几乎都在15到25度之间,凉爽宜人,非常适合户外活动。森林更是一年中色彩最丰富的季节,枫叶、银杏、山乌桕等树木开始变色。徒步其中,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眼都是享受,不仅锻炼了身体,也能为心灵减压。”四川游客胡先生已经连续三年选择来荔波过秋天,对茂兰这个“天然氧吧”赞不绝口。
茂兰峰丛。荔波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茂兰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也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原始森林极为茂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水、林、洞、瀑、石融为一体,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和世界喀斯特地区绝无仅有的生态奇观。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之一。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龙涧。荔波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去年9月,“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风光生态旅游线路”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评为全国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之一。今年,荔波县林业局、荔波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围绕该生态旅游线路,推出青龙潭至五眼桥水文景观徒步线、大土苗寨月亮山脉徒步穿越线、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徒步探险线等6条精品路线,颇受游客青睐。
荔波小七孔古桥。受访者供图
荔波小七孔风景区,同样是贵州知名的“天然氧吧”,其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18万个,森林覆盖率超过92%。这里的喀斯特地貌与其他地方的完全不同,山势温和,绿意盎然,仿佛一块巨大的绿毯铺满山间。
小七孔景区绿意盎然。荔波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几年,在小七孔景区标志性景点卧龙潭至鸳鸯湖2.5公里水域,荔波打造了玻璃船、水上动力艇、动力冲浪板、桨板、背包船等一批差异化的“玩水”产品,实现观光游向复合型沉浸游的转变,并新增了VR数字体验馆。
鸳鸯湖。荔波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不游鸳鸯湖,枉到小七孔。作为一组典型的高原喀斯特湖泊,鸳鸯湖由两大湖、四小湖串联而成,最深达38米。这里湖岛相依、林木参天,水道曲折迂回,犹如一座天然的水上迷宫,不仅是贴身感受世界自然遗产魅力的绝佳场所,也是整个小七孔景区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的地方。
玻璃船项目备受热捧。荔波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就是在网上刷到玻璃船视频被‘种草’,特地赶来体验的。得益于贵州省的优惠政策,我和同事还享受了免票。”来自天津某小学的王老师分享道,小七孔风光旖旎、美景如画,尤其那翡翠般的湖水,澄澈碧绿,养眼又养心。茂密的原始森林环抱四周,乘一叶玻璃船徜徉其间,仿佛进入人间秘境,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桨板项目。受访者供图
教练陈红凯是贵州本地人,大学就读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江浙地区从事水上运动指导。如今,他回到家乡,在小七孔景区担任背包船、皮划艇等多个热门项目的教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两岸的原始植被,都是天然优势。”曾带队到全国多地体验过户外运动的陈红凯认为,贵州,才是户外运动的“天然乐土”。
自然探秘
运动探寻世界遗产地的N种玩法
“明年等我长高点,是不是就能挑战攀岩了?”今年7月底,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刘女士第三次带儿子踏入贵州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离开时,听说明年会有新项目,这个几乎打卡了全部点位的7岁小小探险家,已经许下“第四次再来”的心愿。
丛林飞跃。受访者供图
刘女士说,儿子从小就是“运动达人”,喜欢踢足球、练习自由搏击,还常跟着丈夫去越野,草原、沙漠、山地,都留下了他小小的足迹。去年5月,一家人自驾途经贵州,偶然到访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孩子“小试身手”便爱上了这里,以至于离开贵州进入湖南后,仍念念不忘,提出“想再回去玩一次”。于是,他们当即重返那片让孩子流连的自然乐园。
“今年暑假前,我们问他想去哪,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去小七孔探险!’”刘女士感慨道,“这里探险项目类型多样、趣味十足,且在不断更新,孩子每次来都有新体验。”在她看来,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不仅是锻炼体力、培养勇气的天地,更是一本立体的自然教科书,能让孩子在畅玩中感知自然,收获成长。
穿越原始森林。受访者供图
贵州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负责人周燕堤介绍,借助世界遗产品牌,以“踏瀑戏水”户外拓展项目为基础,小七孔景区正着力打造“贵州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新IP,陆续增加了丛林探险、丛林飞跃、丛林溯溪、瀑降、荔波喀斯特博物馆等项目,从5岁到55岁的游客,都能从中找到探险乐趣。“自2023年运营至今,探险部落已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
游客们在小七孔世遗部落探险。受访者供图
“‘踏瀑戏水’户外拓展项目,位于小七孔景区龟背山以南,以‘跟着贝尔去冒险’为IP,规划面积0.5平方公里,游线全长2.8公里。”周燕堤解释,这条线路包含石上森林、飞云洞、野猪林、竹海、醉林等众多景点,是典型的喀斯特漏斗森林,极具景观价值和科学价值,共设置二十项拓展项目,带领游客开启一段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喀斯特之旅。
水上泅渡。受访者供图
飞拉达、攀树运动、飘摇浮岛、飞越竹海……难度各异的线路穿梭于古树群间,不仅可供散客体验,也能为中小学生提供自然地质科普教育、生态科普教育、户外轻探险三大课程体系的研学活动。“我们致力将世遗探险部落打造成贵州省内乃至全国少有的户外轻探险最大集聚群。”周燕堤说。
上“天”入“地”
解锁地球“绿宝石”户外极限体验
在荔波县甲良镇200米高的绝壁平台,山风凉爽。“现在,请松开你握紧绳索的双手,接住你的咖啡,也是接住你的勇气。”酷玩森林国际探险公园教练沉稳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戏谑。来自广东广州的林女士双手微颤,接过咖啡时,仍不忘请教练帮她记录这惊险一刻。面对远处的航拍无人机,她终于张开双臂,仿佛拥抱整片山谷。“真是又害怕又新奇,这可真是‘用生命喝咖啡’了。”她笑着说。
但想要喝上这杯“悬崖咖啡”并不容易,游客需徒步半小时穿越原始森林,再借助专业设备攀上崖壁,才能抵达这座悬于云端的“咖啡馆”。木质座椅嵌于崖边,游客可以双脚悬空地坐在上面,一边品味醇香,一边俯瞰苍翠群峰。2023年,该项目曾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国内新玩法第一名”。
酷玩森林国际探险公园拥有原始丛林、溶洞、悬崖、峡谷、溪流等多样地貌。受访者供图
“悬崖咖啡”只是酷玩森林众多出圈项目其中之一。据项目创始人陈迪介绍,酷玩森林国际探险公园占地广阔,拥有原始丛林、溶洞、悬崖、峡谷、溪流等多样地貌。依山就势,园区推出11种体验套餐,涵盖地心探险、森林营地、悬崖咖啡、洞穴秋千等多个项目。自2019年开放以来,已安全接待游客数万人次。
今年最受欢迎的地心探险项目,分为大小两条环线:大环线全程约5小时,包含溜索进洞、洞道穿越、高空原木桥、斜坡爬绳、地心下午茶、暗河玻璃船、独木舟、洞穴晚宴等十余个环节;小环线需3小时,体验同样惊险丰富。
地心探险。受访者供图
“最后那个‘跳楼机’太考验胆量了,我全程都没敢睁眼!”今年暑假,来自甘肃天水的牛女士一家体验了地心探险小环线。她说,儿子尤其喜欢垂直酷跳,甚至因此萌生去体验跳伞的念头;而她最难忘的是溶洞中的“黑暗冥想”——灯光熄灭,黑暗如幕,唯有旋律在洞穴中回荡。
地心洞穴餐厅。新京报记者揭明玥 摄
地心洞穴餐厅里,又是另一番景象:清汤牛肉火锅蒸腾起阵阵热气,与洞中氤氲的水雾交织。牛女士与队员们围坐吃火锅时,新一批探险者正借“溜索穿行”进入溶洞,开启他们的地心之旅。
溜索穿行。受访者供图
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的荔波,以其发育完整的峰丛洼地、纵横的地下河、壮观的溶洞群,构筑出一片天然的户外运动天堂。神秘的“地下世界”里,幽蓝的潭水在灯光映照下宛如人鱼之泪,静谧且神秘。这些多样而奇异的山地资源,正为荔波“上天入地”的多元化户外体验,提供着无限可能。
新京报记者 揭明玥
编辑 高静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