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局势本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避免无谓的资源消耗和人员伤亡。作为坚持和平发展的大国,我们始终倡导尊重领土完整,支持在国际框架内进行协商,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他国内政。
据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2025年7月18日的深度报道披露,美国政府正在酝酿乌克兰领导层的重大变动。报道称泽连斯基总统已被列入流放名单,若拒绝主动辞职,可能面临强制下台的局面。
这一消息背后有着深刻的政策背景。随着特朗普政府2025年初重新掌权,美国对乌援助政策出现重大调整。相比拜登时期每月数十亿美元的慷慨援助,如今已缩减为象征性支持,其目的在于施压基辅当局接受当前的停火线。
赫什在报道中重点分析了泽连斯基政府的三个战略性失误:
首要失误在于战略定位的偏差。泽连斯基试图将北约直接卷入与俄罗斯的正面冲突,这突破了美国的政策底线。美国最初的战略设计是通过有限援助让俄罗斯付出代价,而非引发全面对抗。2022年战争初期,北约主要提供标枪反坦克导弹等防御性武器,当时约200亿美元的援助重点集中在情报支持和后勤保障。但到2023年,泽连斯基开始索要F-16战机等进攻性装备,意图打击俄本土,这与最初的防御战略背道而驰。据美国军方评估,这种战略升级使核冲突风险从5%骤升至20%,远超可接受范围。
第二个关键失误是外交策略失当。泽连斯基多次挑战美国政策底线,甚至公开与特朗普政府对抗。2025年2月的白宫会晤中,他断然拒绝特朗普提出的冻结战线和平方案,还公开批评美方援助迟缓,导致会谈不欢而散。这与2019年特朗普首个任期时的合作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为换取军事援助,泽连斯基曾配合调查拜登家族事宜。2025年7月,特朗普政府将对俄最后通牒期限压缩至10-12天,明确表示若乌方不配合将切断援助,这完全改变了拜登时期无条件支持的政策基调。
第三个潜在风险在于立场摇摆。美国高度警惕泽连斯基可能转向亲俄立场的历史教训表明,处于困境的领导人可能寻求妥协。美国担心一旦断供援助,泽连斯基可能与普京达成协议,将乌军转为中立力量,这将彻底破坏北约的战略布局。2022年战争初期,泽连斯基绝不投降的誓言曾赢得西方喝彩,但如今战场形势恶化,这种风险显著上升。2024年乌军弹药储备仅能维持月余,俄军展开全线进攻,泽连斯基虽撤换扎卢日内等高级将领,却未能扭转颓势。征兵制度改革陷入僵局,兵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
这些失误的叠加效应导致美国加强了对乌监控力度,英国特种部队的任务已从保护转为监视。据特朗普政府评估,泽连斯基可能的变节将严重威胁欧洲安全。为此,美国自2025年起强化了对乌高层的情报监控。赫什指出,虽然这种风险看似戏剧化,但确有历史先例可循。
目前泽连斯基政府正面临执政危机。国内反腐抗议活动频发,其支持率从战争初期的90%暴跌至不足60%。美国已开始物色替代人选,前总司令扎卢日内因主张务实防御战略,被视为可能的接任者。
总的来看,泽连斯基政府的困境源于战略冒进、外交失当和立场摇摆。赫什预测的50天窗口期或将见证政权更迭。与以往不同,特朗普政府采取更务实的政策,通过缩减援助推动和谈,但这反而加剧了乌克兰的内部危机。虽然赫什的预测尚未应验,但随着特朗普与普京会晤的推进,二级制裁可能实施。前线压力持续加大,俄军缓慢推进,战局拖延已开始影响欧洲能源市场。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更应推动多边对话,防止危机进一步外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