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宜春袁州区的街巷间,一道名为“洪塘鸡公嘎嘎”的菜肴正凭借独特的魅力俘获食客的味蕾。它香辣鲜美、韧中带滑的口感,让人难辨荤素,直呼“吃出了肉香”。
“鸡公嘎嘎”的独特,从炒制工艺上可见一斑,食材选用袁州本地红薯粉,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将面糊倒入锅中煎制成型,待边缘微微卷起,表面泛起金黄光泽,再加入本地辣椒和大蒜苗爆炒。辣椒的火辣、蒜苗的清香与红薯粉的软糯完美交融,在热油催化下,各种香味瞬间迸发,一道美味的“鸡公嘎嘎”便新鲜出炉。
对袁州人而言,“鸡公嘎嘎”是刻在灵魂深处的乡愁印记。小时候,奶奶做这道菜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她先从瓮里取出红薯粉,再倒入水搅拌成糊。架锅点火,菜籽油在锅里“噼里啪啦”欢快作响。奶奶熟练地舀起面糊,手腕轻抖,面糊均匀摊在锅中,形成圆饼,并适时翻面,让两面均匀受热。待两面金黄酥脆、香气四溢,加入辣椒、大蒜子炒香。
我已守在锅边,眼巴巴地问:“奶奶,好了没?”出锅后,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内里鲜嫩,香甜可口。奶奶看着我狼吞虎咽,脸上满是幸福笑容。无论岁月流转,这份舌尖上的记忆依旧鲜活,让人感受到故土的温暖与亲人的关怀。
“鸡公嘎嘎”彰显了袁州人“苦中作乐”的生活智慧。袁州地处赣西山区,过去交通不便、物资相对匮乏。但袁州百姓没有被困境打倒,他们善于利用红薯、辣椒等常见食材,通过巧妙烹饪,做出可与荤菜媲美的佳肴。正如食客所说:“袁州菜讲究‘素菜荤做,粗菜细做’,用辣椒、大蒜激发食材本真味道,让清苦日子也有滋有味。”
漫步袁州街头,“洪塘鸡公嘎嘎”招牌随处可见。这道承载着袁州人情感、记忆与智慧的菜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味觉桥梁,让每个品尝者都能在舌尖上感受独特乡愁与温暖,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悠悠往事与生生不息的生活力量。
来源:江西宣传
作者单位:袁州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