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度假区
东太湖驿站
“民星闪耀”小舞台
垂虹桥
□ 本报记者 张 珺
垂虹桥下,碧波依旧;退思园中,雅韵悠长。随着国内首档学习型演员培育综艺《江南·十二场欢聚》的热播,吴江这座江南文化重镇再次跃入全国视野。
全域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吴江,正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充分挖掘“高铁+旅游”潜力,从培育旅游产品、创新主题游线、升级旅游服务等方面发力,不断激发全域旅游新动能,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向更高质量迈进。
千年文脉与当代创意相拥,历史记忆融入城市日常。吴江以开放之姿,诚邀八方来客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彩的现代魅力,从衣、食、住、行等生活化维度沉浸式体验江南文化,展开一场跨越古今的浪漫对话,让文化热度转化为旅游人气和消费留量。
文化为魂
江南故事融入城市肌理
吴江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文旅资源极为丰富:坐拥退思园和大运河吴江古纤道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同里、黎里、震泽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0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个国家4A级及以上景区以及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综艺的热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这座文旅宝库,让吴江被更多人看见、被当代人诠释。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正是畅游江南好时节。吴江紧抓机遇,结合“月满太湖 欢聚吴江”中秋国庆系列活动,以综艺为蓝本,推出“十二欢”主题旅游线路,让旅游从“他者体验”变为主客共创的生活艺术,用更多元的场景、更丰富的业态、更暖心的服务,打造近悦远来的美好旅游目的地,邀请市民和游客亲身体验江南千年流淌的文化脉动。
作为双节文旅活动的核心亮点,依托东太湖、盛家厍街区、同里古镇三大核心区域,吴江节日期间将同步启幕差异化主题灯会,多维度诠释中秋阖家团圆的浪漫意境,东太湖畔还将组织鱼灯巡游、无人机编队表演与音乐喷泉秀,打造沉浸式夜间视觉盛宴。
在黎里古镇,“欢腾国庆”游园会、“匠心市集”消费季、“江南丝竹”聆赏会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从古镇街巷延伸至田园乡野,为游客提供持续8天的沉浸式多元文化体验。
盛泽先蚕祠作为《江南·十二场欢聚》主要取景地之一,假期将推出综艺主题游园会,游客可身着汉服,寻桂影、忆剧情、与特定NPC互动,解锁“十二场欢聚”背后的文化密码。
震泽镇以“金秋震泽·长漾之约”为主题,策划了贯穿整个10月的系列活动。从活力四射的青少年皮划艇竞赛,到融合古风元素的《蚕猫传》剧本杀,再到长漾市集和秋日音乐会,一场集运动、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文旅盛宴即将登场。
夜幕降临,同里退思园化身为浪漫的艺术秘境。假期里,“舞动退思”古典舞将在园林光影与水波间优雅上演,舞姿与景致相得益彰;岁寒居内的古琴独奏,以“大音希声”的意境抚慰人心。“珍珠塔夜游”则借助非遗剧目,带领游客开启一场穿越古今的江南文化奇遇。水墨剧场的“枕水听弹”评弹演出,更将以“说、噱、弹、唱”的细腻演绎,辅以琵琶、三弦的即兴互动,让人真切感受评弹“一人千面”的独特魅力。
米芾在此写下“垂虹秋色满东南”,姜夔感叹“回首烟波十四桥”,蒋捷亦留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时光咏叹。如今的吴江,将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绵长深厚的人文风情深度融合,创新转化为彰显江南文化的旅游吸引物,让人们在徜徉山水、体验民俗的过程中,感悟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业态融合
“旅游+”迸发无限可能
在吴江,业态融合的浪潮澎湃涌动,“旅游+”迸发无限可能——
文体旅商融合推动古镇太湖旅游。跟着展览去旅行,苏州湾博物馆的“丽日和星空——梵高数字光影展”、六悦博物馆的“中国1980摄影展”等优质展览,苏州湾大剧院的话剧《茶馆》、音乐会《我和我的祖国》等优秀剧目,满足不同群体文化需求。跟着赛事去旅行,2025苏州湾荧光夜跑、苏州市青少年阳光联赛皮划艇赛、吴江区水上运动荟总决赛等群体赛事活动,推动赛事从体育场馆延伸至商圈、景区,实现“赛事即风景”,2025第十三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更将借助国际赛事平台提升吴江城市知名度。
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吴江聚焦环长漾、环鼋荡、环澄湖区域,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9月23日,“四时江村·乡聚美好”之“稻田研习 宿在江村”2025年长三角乡村民宿提质行动精彩启幕,住进江村、吃蟹赏月、漫步稻田,做一日自在村民,把丰收的喜悦写成自己的故事。“欢聚吴江·‘香’遇桂花季”活动,推出园林赏桂、弄堂寻香、老街觅秋、烟市品桂、湖岸闻香等特色线路,挖掘秋季文旅价值。
工旅融合开辟消费新蓝海。放眼吴江,一批以丝绸企业为代表的“可学、可娱、可购、可闲”的工业旅游综合体蓬勃涌现。太湖雪蚕桑文化园的“桑田探秋 童趣满仓”研学活动,用蚕桑文化串联自然课堂,开启一场与传统对话的秋日成长之旅。在《江南·十二场欢聚》中出现的平望酱文化园,将“旅游+工业+非遗+研学”深度融合,不仅让传统空间焕发新生,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时尚潮流,也为旅游业拓展出更多商业机遇与市场潜力。
此外,吴江还积极推进交旅融合,打破地域界限,放大苏浙沪“同城”效应,开通跨省公交线路19条。双节期间,4条“太湖揽胜”水上游线路将上架“君到苏州”平台,饱览太湖风光同时,串联岸上旅游资源,拓展“水陆联动”文旅新场景,为市民游客带来活力潮玩和人文耕读的不同体验。深化“高铁+旅游”融合,成功入选“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旅游+”不仅是旅游业态的丰富与创新,更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多元业态融合,吴江将分散的资源串联成链,把单一的观光游览升级为集文化、休闲、运动、消费等于一体的复合型体验,让“诗和远方”在融合发展中绽放新的生机与活力。
服务升级
提升“友好旅游”满意度
《江南·十二场欢聚》为吴江带来了更多关注。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与“增量”,成为考验城市旅游服务能力的关键。吴江深谙,唯有持续升级服务举措,全面提升“友好旅游”满意度,才能真正诠释旅游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深层内涵。
服务升级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创新。9月7日,苏州首个太湖驿站综合服务中心在吴江东太湖畔启用。该中心功能丰富多样,不仅提供运动补给、驿站指引、宠物寄存等便民服务,还展示地方非遗文创和名特优产品,更统筹服务即将投用的东太湖沿线10个驿站,打造东太湖S湾品牌形象,成为展现吴江形象的重要窗口。
交通枢纽的服务优化是提升游客第一印象的关键一环。前不久,苏州南站实施了一系列标识亮化改造。假日期间,该站还将增设多排候车椅,并配置水空调、免费饮用水机等便民设施,提升旅客候车体验。与此同时,高铁盛泽站也做好了假日服务准备,每日安排志愿者为旅客提供进出站引导。
一项项创新且贴心的举措背后,是吴江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系统性提升。
今年以来,吴江加强资源整合,持续更新全域旅游导览图,推出《吴江旅行指南》口袋书,建设“乐游吴江”文化旅游总入口并接入全市“君到苏州”智慧文旅线上服务总平台。利用国家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组织埃及网络博主团、东盟数字赋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研修班赴同里古镇、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开展交流与宣推,通过镜头记录吴江的独特文化与自然风光。
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能。吴江充分放大东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效应,以苏州湾文化中心为核心,推出“民星闪耀”小舞台、“时光乐队”现场演出,布设特色游园市集,满足游客购物、娱乐需求。依托同里古镇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优势,开展沉浸式夜游活动,树立吴江夜间旅游标杆。
同时,吴江持续落实各项便民惠民措施,今年以来抓住“高铁+旅游”“赛事+旅游”“演出+旅游”等机遇,凭高铁票、“苏超”门票、演出票根等,在旅游景点、文旅业态推出系列免费或折扣优惠。游客还可通过“吴江City畅享卡”提升双节出游体验,这张面值168元的文旅一卡通,涵盖吴江所有古镇和重点景区景点、文化休闲场所,更延伸至酒店、民宿、体育运动、特色农产品、商贸零售等多个行业,综合权益价值超6000元,真正实现“一卡畅游吴江”。这既是吴江文旅对游客的真诚回馈,也彰显了地方文旅产业的蓬勃活力。
讲好江南故事,发力业态融合,提升旅游服务,吴江正以细腻笔触精绘“友好旅游”新图景。这种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服务升级,不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为吴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