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忆中最好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随着中秋佳节临近,一份深植于心的团圆记忆,再次被空气里熟悉的甜香温柔唤醒。若问什么最能承载这份情愫,答案或许就藏在一批手工者坚守的古法工艺里,藏在那块刚出炉、带着温度的手工月饼中。
“机器能做出一万个月饼,但每个手工月饼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乌兰镇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作坊里,蔡师傅一边说着,手下动作却丝毫未停。只见他将油润的面皮在掌心摊开,填入饱满的馅料,虎口轻拢,一捏一收间,便为月饼注入了手作的灵魂。揉面、包馅、压模——整整十八道工序,每一道都是时间与耐心的沉淀。
在鄂托克旗,越来越多的月饼作坊选择了一条融合之路。这些作坊在保持传统手工制作的同时,引入了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馅料炒制环节,坚持用铜锅慢火翻炒两小时,确保馅料细腻润泽;在烘烤环节,采用智能温控设备,使月饼受热更均匀。这种"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的制作方式,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符合现代食品安全标准。
手工月饼的珍贵,在于“慢工出细活”的匠心,为我们守住了中秋应有的仪式感。它的价值,远不止于舌尖的满足,更是一段可以品尝的时光,一份看得见温度的诚意。这个中秋,愿每一枚手作月饼,都能化作一枚味觉的月亮,照亮我们回归传统与团圆的路。
“做手工月饼啊,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就是和面、包馅、压模、烘烤这几步。中秋快到了,看着月饼一炉炉出炉,满屋飘香,我这心里就特别踏实。希望大家今年中秋,无论身在何方,都能尝到一口美味的月饼。”手作月饼师傅富玲说。
记者 韦一(实习)
编辑| 额尼日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