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若渥丹引客来,灿如明霞醉游人。”截至9月26日上午,张掖七彩丹霞景区2025年游客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暑期单日游客接待量突破5.2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这片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的独特地质景观,被誉为“中国彩虹山”“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全球最刻骨铭心的二十二处风景”“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是无数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丝路秘境”,也是引领张掖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带动极”。省公航旅集团坚持把景区开发建设作为加快文旅板块发展的着力点,将优质资源向七彩丹霞配置、将招商引资向七彩丹霞聚焦、将项目资金向七彩丹霞整合、将扶持政策向七彩丹霞倾斜,着力配套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景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使张掖丹霞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张掖七彩丹霞成功跻身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塑造了中国彩虹山、全国最佳低空旅游目的地文旅品牌,龙头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旅游目的地地位显著提高,成为全省成长性最好的旅游景区和甘肃文旅产业的亮丽名片。
今年以来,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多措并举,“宠粉引流”,不断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宣传营销,策划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增加吸引力,提升体验感。开通覆盖西南客源地市场的“彩虹张掖·七彩丹霞”冠名高铁列车,举办第五届张掖七彩丹霞热气球嘉年华,联合甘青环线知名景区在西安、兰州、成都举办专场推介会拓展客源地市场存量;围绕“七彩丹霞+”做文章,搭建一体化全域运营平台,联合肃南县景区推出10款定制游产品,做大外部市场增量;优化布局延链条,提升低空旅游、深度游、乘驼观光、全地形越野车体验项目等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供给能力,新增舒享游、尊享游等综合服务产品,合作经营引进虚拟热气球拍照、AI智能拍摄、德克士餐饮、瑞幸咖啡等经营性项目,盘活资源存量提升经营效益。常态化开展无人机飞行表演、热气球飞行表演、国风展演、乐队演出、丹霞诗歌节等文旅融合活动,让游客与景区产生情感共鸣,提升中国彩虹山、低空旅游目的地IP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早就听说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很漂亮,声名远扬。今天终于实地看到了,比手机上看到的震撼。特别是在下过雨后,太阳出来,这‘五花肉’的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真好看。”四川游客幸佳一行15人组团自驾旅游,第一站就选择了张掖七彩丹霞。
进入暑期,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热度“攀升”,人气“飙升”,迎来旅游旺季。面对激增的客流,景区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科学研判,强化措施,高效调度人力、物力及设施设备,增加车辆运营频次,分时预约售票,加大巡逻监控,全方位提升景区综合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摆渡车加密班次,还在观景台、项目体验区等重点区域安排专人引导。”张掖七彩丹霞景区驾驶员杨裕民表示。
9月25日晚的一场秋雨,让张掖七彩丹霞换上了“盛装”。当阳光穿透云层,重新洒向大地,丹霞地貌上的红、黄、橙、绿、白、灰等多种色彩相互交织,显得格外饱和、鲜明和富有层次,宛如大自然打翻的调色板,更加绚丽夺目。站在观景台上远眺,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像一道道人间彩虹铺洒在大地上。岩层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斑斓的岩壁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壮丽画卷。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绝美瞬间。
“第一次来看,很壮观。特别是雨后,五颜六色,斑斓明艳,跟网上看到的不太一样,身临其境,很震撼。”山西游客王女士来张掖七彩丹霞之前从未想过,大山竟能挣脱单调的灰褐,幻化成一幅流动的油画,将大自然的偏心与慷慨,尽数铺展在西北的天地间。
光影变幻处邂逅七彩丹霞的绚烂是很幸运的。“我看过韶关的丹霞山,这边的丹霞颜色特别鲜艳,还是七彩的,太阳出来更漂亮,仿佛进入色彩王国。”来自广东的游客对比张掖七彩丹霞和韶关丹霞山。
游人纷至沓来,景区全员以待。“游客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是对我们景区的肯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始终把游客的安全和体验放在首位,以最优质的服务迎接每一位游客,让每一位来张掖七彩丹霞的游客都能尽情体验中国彩虹山的独特魅力。”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工作人员刘思思介绍,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假期,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积极筹备,提前制定《2025年国庆假期运营方案》和应急预案,依托大数据平台进行科学研判,动态调度人力、物力和设施设备,全力提升运营效率。同时优化服务流程,丰富产品供给,狠抓景区安全生产,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维护景区基础设施50余处,检修车辆118辆,新增外部运营车辆80辆,1000名工作人员全员在岗,确保景区安全、平稳、有序运营。
此外,张掖市县文旅、公安、市场监管、医疗、应急救援等部门也将投入100多名工作人员驻点值班值守,全力保障国庆、中秋假期景区运营,力求为每一位游客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陈海 刘秉刚 殷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