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立
再过几天就是国庆、中秋双节了。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国庆、中秋假期出游提示,提醒游客提高安全意识,扎实做好出游准备,注重出行安全、消防安全,自觉做到文明出游。
秋高气爽好时节,出游赏景正当时。今年国庆假期恰逢中秋节,形成长达八天的“超级黄金周”,公众的出游需求大增。携程近日发布的2025国庆旅游趋势预测显示,截至目前,今年的国庆黄金周假期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值得关注的是,入境游市场同样表现出活跃态势,上海、北京、广州等成为入境旅游热门目的地。种种迹象表明,即将到来的双节假期,各地将迎来新一轮的旅游热潮。
节日期间,客流车流激增,文旅活动多元,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多。对此,各地应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提前部署应对措施,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扎实做好准备工作。相关职能部门、景区景点、商家都应严格履行安全责任,对节日文旅项目进行充分风险评估和控制,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持关口前移,动真碰硬打击只要客流量、不顾“安全量”的行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筑牢安全屏障。
文明是旅游的底色,是最美的风景。文旅部在出游提示中提出:“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遵从参观游览提示,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这显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在出游过程中,每一位游客都应树牢公共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自觉遵循公序良俗,坚决对不文明行为说“不”,共同营造文明旅游新风尚。
安全是旅行最稳的基石,须臾不可或缺。文旅部的出游提示不惜浓墨重彩,划定了多条安全底线。比如,提醒游客合理规划旅游线路,“不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不前往高风险地区”;自驾出游要“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旅游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场所消防及各类安全管理规定……这些提示都是基于既往的惨痛教训总结而成的,条条管用、条条实用。关键在于每一位游客要入脑入心入行,确保不越雷池半步。
近年来,直升机观光、漂流等涉空、涉水新业态旅游尤其受到年轻人的热捧,成为撬动文旅市场的“新引擎”,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也不断增加,相关事故时有发生。今年,文旅部的出游提示首次将“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单独列为一条,提醒游客:“参与活动时听从工作人员指引,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等,可谓说到了点子上、抓住了关键处。作为游客,在参加相关项目时应保持理性,量力而行,谨慎参与,切实做到敬畏风险、敬畏规则。
筑牢假日安全防线,营造文明有序旅游环境,重在宣传引导。各地文旅等部门和相关行业要主动作为,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新形式开展文明旅游、安全出行宣传活动。此外,还需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为游客提供优质志愿服务。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在旅途中自觉远离潜在风险,争当文明旅游的践行者、推动者、引导者,以“内化于心”的安全文明观念推动“外见于行”的行动自觉,共绘旅途“最美风景”,确保度过一个平安祥和欢乐的国庆、中秋假期。
下一篇:贾平凹:走进塔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