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罗永浩和西贝的互怼,让预制菜这事又被顶上了热搜。
本来大家还在吐槽西贝的操作是公关灾难,结果这两天风向居然变了。
不是因为西贝变好了,而是因为全国各地新学期开学,学校的学生餐简直难吃出新高度,尤其是上海的学生餐,直接冲上热搜第一。
说实话,我以前一直觉得上海这种大城市,孩子的学校餐怎么也不会差到哪儿去,结果一看图,十几二十块的餐费,端上来的就是几片青菜、几块干巴巴的肉,米饭还硬得能砸死人。
这水平,连外面快餐店的盒饭都不如,人家至少还能做到营养均衡、味道过得去。
我记得,前段时间有些地方还花大价钱给学生配什么智能手环,美其名曰关注健康。
有那钱,还不如多买点新鲜食材,把孩子的午餐做得好吃点、营养点。
手环能当饭吃吗?
虽然手环和校园餐看似两件毫不相干的事,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都给了权力寻租的空间。
现在,很多学校都不自己做饭了,流行所谓“中央厨房统一配送”。按理说,这种集中生产的方式效率高、成本低,但现实是,几乎年年都爆出食品安全问题。之前还有家长突袭检查,发现烂菜馊肉。
既然问题频发,为什么还要坚持用中央厨房?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一种集权手段。
以前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食堂,校长说了算;现在一个片区的学校都由教育局局长甚至更大的官员拍板决定。
权力更集中了,操作空间就越大,自然也更容易滋生腐败。
如果这事发生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我还能理解。可这是上海啊,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居然也这么明目张胆地搞,真让人震惊。
而且,这次涉事的上海某配餐公司,居然又是老熟人,这不就是上海封城期间给市民送菜的那家公司吗?当时就因为各种问题被骂得狗血淋头,现在又摇身一变,成了学校的配餐供应商。
这背景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网友们甚至开始怀念西贝了,甚至有人喊着“求求西贝进校园吧!”
为什么?这不是说西贝多好吃,而是因为西贝至少要对市场负责,不好吃就没人去,他们得想办法改进。
可某些学生餐配餐企业则不一样,他们面对的是权力,只要“搞定”关键决策人,孩子吃得好不好,根本不在他们的考核范围内。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新闻,前几天山东济宁还发生了学生集体中毒事件,原因就是吃了校外配送的汉堡。
不好吃也就罢了,居然还能吃出问题,这让家长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
有人说,中央厨房、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不否认食品工业的进步,但在校园餐这个领域,它已经成了某些人手中的权力工具,那就是本末倒置!
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吃不好甚至吃出问题,这是动民族的根基啊!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校园餐普遍又贵又难吃?”
解释只有一个:有中间商在赚黑心差价。
食材经过层层转手,真正到孩子嘴里的,可能只是最初成本的一小部分。
孩子和家长,成了这个链条中最无力的一环。
校园餐的问题,表面看是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实际上是权力监督和利益分配的问题。
但愿这次舆论风波真能推动整顿——让该负责的人负责,该透明的流程透明。
谁家的孩子都不是韭菜,孩子的饭碗,更不该成为某些人的“盛宴”。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