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
《茶园》杨文斌/摄
当秋风拂过黔北的丘陵,遵义市湄潭县核桃坝村的茶园便泛起温润的绿意。
作为 “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这里藏着贵州秋日最质朴的养心方式:连片茶园顺着山势铺展,高森林覆盖率让空气里满是清新,湄江穿村而过,与白墙灰瓦的黔北民居相映,勾勒出一幅茶香萦绕的田园图景。
《鸟瞰中国西茶叶第一村核桃坝》林明/摄
茶海漫步
核桃坝村的清晨总裹着轻雾。沿着茶园间的硬化步道上行,茶树尖挂着晨露,秋风掠过枝叶,带来淡淡的茶清香。
站在茶园高处远眺,翠绿的茶垄顺着浅丘起伏,偶尔能看见茶农背着竹篓穿行其间,动作娴熟地采摘秋茶嫩芽,这份从容的劳作场景,本身就是一种治愈。
《湄潭茶海》李自新/摄
养心小提示
茶园区域负氧离子含量较高,建议选择上午 9 点后、雾气散去时散步,既能避开露水打湿衣物,也能在温和的阳光下享受自然。累了可在沿途的休憩亭歇脚,听风吹过茶树的 “沙沙” 声,让思绪随光影慢下来。
《核桃坝村一角》胡志刚/摄
在核桃坝村,“养心” 离不开茶文化的浸润。
村里多户村民以茶为业,部分茶叶加工厂和农户会对外开放体验环节 —— 你可以跟着茶农学习辨别秋茶嫩芽,亲手采摘符合标准的茶叶;也能走进加工坊,看传统铁锅炒茶、揉捻茶叶的过程,了解 “杀青”“烘干” 等制茶步骤,感受一片茶叶从鲜叶到干茶的蜕变。
《湄潭核桃坝茶厂》徐庆/摄
值得一提的是,湄潭是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地之一,浙大师生曾在此与当地村民共同发展农业、研究茶叶,留下了 “勤耕苦读” 的文化印记。
如今村里的文化宣传栏会介绍这段历史,路过时驻足阅读,能从过往的故事里,感受一份坚韧与平和。
《浙江大学西迁旧址》图源/湄潭县融媒体中心
核桃坝村没有华丽的景点,却有最真实的自然与生活。在这里,不用刻意安排行程,只需跟着茶海的步道漫步,伴着茶香品茶,尝一口农家菜,就能在慢节奏里,找到秋日养心的真谛。若你想暂时避开忙碌,不妨来这里,让身心在茶海与乡土间,好好歇一歇。
《黔北美丽乡村》潘开礼/摄
编辑/崔程思蓓 校审/石小杰 审发/文思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