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湖景区石凳无靠背,老人摔死该谁担责?判决结果一出,网友吵翻了
创始人
2025-09-16 18:03:35
0

七旬老人陪家人游西湖,独自在石凳歇脚时后仰摔倒,术后因并发症离世,家属以石凳无靠背、景区未尽保障义务为由索赔77万,后减至28万。景区辩称设施合规且及时施救,家属未尽监护责任。法院最终驳回全部诉求,这场争议背后,藏着公共场所责任认定的关键法律逻辑,值得每个人看懂。

一、悲剧始末:十米外的石凳,成了最后的遗憾

2024年3月的一个晴天,72岁的施玉芳老人跟着儿子小金等家人逛西湖,一家人本来挺开心,可到了一个收费景点,麻烦来了。售票处排着长队,家人让体力不支的老人在旁边休息,自己先去排队买票。

老人走到十米外的石凳坐下,这石凳40厘米高,没靠背,旁边就是河道,但河岸有1米高的石护栏。谁也没想到,监控里突然出现揪心一幕:老人刚坐下稍稍后仰,就重心不稳摔了下去。

景区保安3分钟就赶到了,赶紧帮着家属送老人去医院,诊断是颈椎骨折,当天就做了手术,光这一次住院就花了6.2万。可老人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术后并发症接二连三,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肌梗死全来了,辗转几家医院,前前后后花了35.7万医疗费和护理费。当年11月,老人还是因呼吸衰竭走了。

转年1月,小金把景区告上法庭,一开始要赔77万,庭审时降到28万。他觉得,景区石凳没靠背、没防护、没警示,才导致老人出事,这是景区的责任。

二、法律拆解:景区不是“万能保险人”,责任边界在这

这事儿核心争议就是:景区到底有没有责任?很多人觉得“收了门票就得全包”,但法律里的“安全保障义务”可不是无限的,这三点必须搞懂。

1. 安全保障义务不是“无缝防护”

《民法典》第1198条明确,公共场所管理者要尽安全保障义务,但法院强调,这义务得在“合理限度”内,不能苛求景区把所有地方都做成“防摔堡垒”。

法官去现场查过,石凳40厘米高符合公共场所的一般标准,临水的地方已经装了1米高的护栏,既能挡着危险,也能提醒人注意。在普通游步道旁放个没靠背的石凳,是所有景区的常规操作,总不能要求每个石凳都装扶手、加靠背吧?要是这样,景区早成“过度防护现场”了。

2. 关键看“因果关系”,不能靠“想当然”

法律判案讲证据,尤其是“谁主张谁举证”。家属说石凳有问题导致老人死亡,但监控显示,老人是自己后仰摔的,石凳没塌,地面也不滑。

更关键的是司法鉴定:老人的颈椎骨折只是死亡的“诱因”,真正的主因是术后并发症,而并发症跟他本身的高血压、心脏病这些基础病直接相关。家属拿不出证据证明“石凳问题→老人摔倒→最终死亡”的直接因果链,这诉求自然站不住脚。

3. 家属监护责任不能“隐身”

72岁的老人,行动不便还有基础病,家属让他独自在石凳上休息,自己去排队买票,这本身就没尽到监护责任。法院明确说了,陪同老人外出,审慎看护是家属的基本义务,这种监护缺位,家属自己得担责。

反观景区,保安3分钟内赶到施救,还协助送医,已经尽到了及时救助的义务。从设施到处置,景区没明显过错,自然不用赔钱。

三、网友吵翻了:“谁弱谁有理”行不通了?

判决一出来,评论区立马分成两派,观点特别鲜明。

支持家属的网友觉得:“景区收了门票就该负责,石凳没靠背就是隐患,老人摔倒是事实,就算是诱因也得赔点!”还有人说:“老人那么大年纪,景区设施就该考虑得更周到,多装个靠背能花多少钱?”

但更多网友站法院这边:“这判决没毛病!法律讲的是责任划分,不是看谁可怜。景区护栏也装了,人也救了,总不能出意外就赖景区吧?”有人现身说法:“我带家里老人出门,眼睛都不敢离,自己的家人自己不盯紧,怪别人有用吗?”

还有懂法的网友补充:“安全保障义务不是无限的,要是这都让景区赔,以后公园的石头都得包海绵,这现实吗?”

四、结论:别把“安全”全推给别人,这堂课得记牢

老人离世的悲剧确实让人痛心,但法律不能靠“情感断案”。这次判决最关键的意义,就是明确了“安全责任是多方的”:景区要尽合理保障义务,但不是“万能兜底”;家属要负监护责任,不能“甩锅”;每个人对自己的安全也得上心。

有人说“这判决太不近人情”,也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公平,杜绝了‘谁闹谁有理’”。其实问题的核心是:我们该如何平衡“公共场所责任”和“个人及家属义务”?如果是你带老人出游,会怎么做好防护?景区的设施到底该“够用就行”还是“精益求精”?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安顺街头巷尾的美食,让无数食者... 当21℃的清风拂过黔中喀斯特画卷,安顺的街头巷尾便飘荡起勾魂的香气。这里的美食,不仅是味蕾的狂欢,更...
加1根香蕉,就能让你的水果奶昔... 把冰冻的蓝莓、草莓、酸奶倒进搅拌机,为了让口感更丝滑,也更香甜,再顺手加一根熟透的香蕉。不到一分钟,...
原创 9... 九月是换季的时候,菜市场看上去一片繁盛,但并非所有蔬菜都适合此时入手。一些反季节蔬菜虽然外表光鲜,却...
一面多吃还“零添加” 展会上的海燕优甜索家花馍 张峰 摄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赵博 9月14日,2025年中国...
【视频】荔枝冰皮来啦,东莞这款... 当荔枝遇上月饼,会有怎样的惊喜?9月15日,东莞谢岗正式发布当地特色农产品“银瓶红”荔枝的联名产品—...
河北太行山文化旅游带正崛起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9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河北太行山文化旅游带正崛起》的报道。 ...
邮储银行常州分行开展金融知识宣... 为深入贯彻落实监管部门及总行关于金融教育宣传工作的相关要求,邮储银行常州市分行于今年在江南雪村建成了...
德国红酒:不止甜白,红酒精彩同... 提到德国红酒,多数人首先想到甜白,实则德国的红酒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尤其以黑皮诺(在德国称 “斯贝博贡...
欢宴酒业创始人梁文铠:守家业拓... 在国人的饮食文化里,白酒从来不止是味觉的体验,更是团圆喜庆、久别重逢、事业欢庆等情感的寄托。四川欢宴...
贵阳丝娃娃:薄饼裹住的酸辣市井... 盛夏的贵阳,二七路小吃街的遮阳棚下,摊主阿姨正麻利地转动着平底锅,一张薄如蝉翼的米皮在锅中快速成型,...
杭州片儿川:笋鲜面滑的江南晨味 春分后的杭州,河坊街的老面馆里飘出阵阵笋香。厨师陈师傅正站在灶台前,铁锅上火,猪油融化后煸香肉片,再...
汪孟恭家常拌疙瘩丝咸菜:香脆开... 拌疙瘩丝咸菜 一、食材用料(3-4 人份) 新鲜疙瘩:3 斤,选表皮光滑、无黑斑硬芯的,口感更脆...
用中式糕点解锁中秋氛围 谁懂啊!中式糕点一上桌,瞬间穿越千年与古人对月同欢的氛围感直接拉满!果然华流才是永远的顶流! 精致食...
艾雷岛威士忌,为什么总能在烈酒... 多年来,艾雷岛威士忌一直是各大烈酒竞赛关注的重点,直至2025年也没有改变。 就在前段时间, 全球知...
原创 枸... 秋天的风渐渐有了凉意,这个季节,最适合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清汤。枸杞叶,嫩绿而细腻,是秋季餐桌上不可多...
福州文旅推介活动惊艳亮相印尼雅... 来源:大众网近日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有福之州”文旅推介活动惊艳亮相印尼雅加达为当地民众献上了一场视听...
惊喜云南 | 在腾冲火山地质公... 当游客踏入保山腾冲,便会恍然发觉,这片土地藏着旅居云南时最动人的惊喜小事——在腾冲火山触摸万年地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