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罗永浩和西贝的大战让预制菜这个话题又进入公众视野。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声明,声明中,西贝称将部分菜品调整为店内现切、现炒、现做、现烤。
话说,别再以“锅气浓不浓”来简单地鉴别预制菜啦!因为科技与狠活已经发展到锅气都能复制了!↓↓↓
PS.以下技巧只是经验之谈,仅供参考!强调一下,鉴别结果并非百分百准确,且预制菜的使用是个别店铺行为。不过,凡事留个心眼总归没错!遇到全中的,建议还是绕道走哦!(求生欲拉满)
还有什么别的秘诀,欢迎评论区分享。
01。
看店名-看菜单
点单第一步!观察菜单上的描述,菜品如果被描述为新鲜制作,手工制作或者是当日供应,那么菜品更有可能是现场烹饪。
另外一方面,如果你看到一些模糊的词汇,比如说独家配方或者自家制,那要多加留意啦。还有主营“小碗菜”“木桶饭”的店,也是“重灾区”,当然并非百分之百!
图片由ai生成
同时,一些店名也值得注意!如“炒饭·炒面·炒粉”“重生之我在炒饭"等等特别网红的店名。遇到把握不准的时候,结合评论、店面环境图等信息,其实预制菜冒充现炒的店还是能被轻易识破的。
02。
观察菜品
一般来说,现炒的食材颜色更加鲜艳,如蔬菜颜色鲜艳,肉的纹理清晰。
若菜品颜色过于均匀或者肉类看起来非常平滑,入口更是超乎常识的滑嫩,那么,宝子,你有点大事不妙了!
图片由ai生成
03。
能否进行个性化调整
图片由ai生成
现炒的菜一般都可以根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调整辣度、不放葱姜蒜、更改配菜等。如果菜品标注,不能免葱姜蒜辣等等,那么请擦亮双眼,仔细甄别。
毕竟,预制菜已经提前制作完成了,很难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调整。
04。
观察上菜或出餐时间
现炒的菜肴一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烹饪,而如果一家餐馆能在短时间内上齐大量菜品,很有可能使用的是预制菜。
图片由ai生成
但也要根据餐馆的繁忙程度来判断,时间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因素。
05。
要注意外卖商家的信息
仔细查看店铺信息,点击查看商家营业执照,如果是预制菜的话,营业执照上会直接写预包装食品加热。
如果营业执照没有发现异常,继续查看店铺的其他信息。特别注意那些没有门头展示,评论长期在5分和4.9分之间的店铺。
图片由ai生成
若是正餐,月销量4,000加以上的,那更要注意啦!不动用点科技,这家的锅怕是都得炒出火花。
06 。
点选季节性菜品
多点选季节性的菜单,季节性菜单通常更有可能使用新鲜食材。而预制菜往往难以实现对季节性菜品的供应。
图片由ai生成
07 。
遇到这些菜品
记得擦亮双眼
受食材的限制,市面上的预制菜多数为荤菜。如果一家店主打的菜品都是以红烧肉、扣肉、卤肉饭、宫保鸡丁为主的荤菜,那么这家店就要尽量避雷咯。
图片由ai生成
当然,部分预制菜也会有素菜,但多为豌豆、胡萝卜、土豆等储存时间长的食材,缺乏绿叶蔬菜。
写在最后:
其实近几年国家对于预制菜生产的监管也是越来越规范和严格,某些大品牌的预制菜甚至比地摊小馆更加卫生安全。
2024年3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指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使用预制菜并不是要一棒子打死,而是需要保留大家基本的知情权,同时也要为它匹配一个适合的价格。
花了现炒菜品的钱,得到的却是一份网上随便就能买到的预制菜,到手真的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