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粤菜师傅”工程重点培育的肇庆广宁特色产业名片,承载着竹乡风味与文化记忆的广宁云吞,将在9月21日于广州市天河区开启第二届美食推介会。这场聚焦特色美食、联动产业资源的盛会,不仅是广宁云吞品牌实力的集中展示,更将搭建起竹乡风味与湾区市场对接的桥梁,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地道的舌尖盛宴。
近年来,广宁县以“粤菜师傅”工程为引领,持续为广宁云吞产业“强基赋能”,推动这一地方特色美食实现从“小而美”到“大而强”的跨越。在品牌规范化建设上,广宁步步扎实:2021年《广宁云吞》团体标准正式发布,2024年又联合云吞协会、专业研究院启动标准修订(待发布),确保产品品质有章可循;融合广宁“竹乡”元素打造的公共品牌,以竹节为设计背景,既凸显绿色健康理念,更寄托产业“节节高升”的愿景;2025年7月,广宁云吞成功斩获“湾区认证”,成为广宁县首个获此殊荣的食品;同年2月,其地理标志产品申请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预计8-10个月完成审查,未来将进一步擦亮“地域名片”。
不仅如此,广宁云吞还先后入选中国饭店协会“地标美食名录”、荣获寻味肇庆“肇字号”传统美食奖,相关产业案例更拿下省“双百行动”典型案例一等奖、入选2024年珠三角政府服务企业年度优秀案例,品牌含金量持续攀升。
品牌力的提升,带动了销售渠道的拓宽与知名度的暴涨。目前,广宁云吞现县内云吞商户360多家,肇庆市内外店铺超1500家(含广州、佛山、肇庆、柳州等地布局36家公共品牌店),带动约4000人就业,年产值20亿元,让竹乡风味走进更多城市的街头巷尾。
这背后离不开创业带动就业奖补政策的支持。在“走出去”方面,广宁不仅联合横向帮扶工作队在广州天河设立“反向飞地”定点销售点,还积极对接肇庆海关、粤海集团推进出口事宜,与天河供销社、广垦集团洽谈采购合作,更通过烹饪协会联动半岛集团等餐饮企业,将广宁云吞送进珠三角大型餐饮酒店的餐桌。
宣传推广上,广宁云吞更是“上了央视、进了商圈”:央视《回家吃饭》《生财有道》《消费主张》等栏目专题报道,触电新闻、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持续聚焦;线下先后亮相山西汾阳美食节、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省政协大院 2025“年货节”,2024年成功举办首届云吞小吃节、大湾区亲子研学活动,今年更借力“双百行动”在天河区报刊亭、公交车投放公共品牌广告,让“广宁云吞”的名号越传越广。
产业发展,人才是核心。为保障广宁云吞产业“后继有人”,广宁县人社局构建了“社会培训+校企储备”的双轨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开展5期云吞制作与门店经营培训班,152人参训,其中30余人成功开店创业;牵头县中职校与云吞协会、肇庆市正旺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中餐烹饪专业引入云吞实操课程,定向培养产业储备人才。
此外,2024年广宁还成功争取到省人社厅150万元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品牌设计、商标申报、宣传推广、技能培训与创业奖补,为产业发展注入“真金白银”的支持。
此次即将在广州天河举办的第二届广宁云吞美食推介会,不仅是一场美食盛宴,更是广宁云吞产业“链接湾区、走向全国”的重要契机。据了解,活动除了集中展示广宁云吞的特色风味,还将进一步对接湾区资源,推动产销对接与品牌合作。
9月21日,广州天河,竹乡风味与湾区活力将在此碰撞。这场诚意满满的云吞盛宴,不仅能让市民游客品尝到地道的广宁味道,更将见证广宁云吞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让我们共同期待,赴一场“舌尖上的竹乡之约”!
文、图|记者 杨再睿 实习生 林静桐 谢嘉琦
上一篇:普洱生茶存20年味道会趋同吗
下一篇:听到喜欢的茶就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