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做三不粘,我的心都会跳得快一些,因为这菜看起来简单,其实藏着好多秘密。你要用蛋黄、白糖、绿豆粉和水,比例得拿捏准,就像交朋友一样,多一点少一点都会变味。我常常凭感觉来,做了好多年,还是得小心调整。锅里得放猪油,别的油不行,那香味才够浓。油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六成热正好,不然蛋黄会结块或散不开。
倒混合液时,要慢慢来,一手倒一手搅,一刻都不能停。手臂很快就酸了,但想着美味的成果,我就咬牙坚持。炒到变稠时,改小火,继续搅啊搅,差不多三百下,手都快抬不起来了。颜色从浅黄变金黄时,最要专心,稍不注意就会发暗。
好的三不粘,金黄亮堂,盛到盘子里还会微微抖动,但不会流得到处。用勺子舀一下,顺滑地滑下来,不会粘住。尝一口,甜滋滋的,绿豆香压住了蛋腥,真让人开心。最重要的是“三不粘”——不粘盘、不粘匙、不粘牙。如果火候差一点,粘了牙或盘子,整道菜就毁了。我第一次做时,浪费了好多蛋黄,心疼得睡不着。
做这菜不能分心,手机响也别理,加油要少量多次,一勺一勺加,让油慢慢融入。看到锅边凝固了,赶紧刮下来混进去,不然会有焦块,吃起来就不舒服。出锅要趁热,凉了味道就差远了。有人用机器搅拌,但那不行,手腕得用巧劲,既要均匀又不能打进太多空气。手酸了可以换手,但节奏不能乱。好的三不粘,入口绵密,没有气泡感。糖最好用细的,容易化开;粗砂糖会留下颗粒,尴尬死了。绿豆粉要先过筛,避免冒出疙瘩。凉了也好吃,但刚出锅时风味最美。如果请客做这个,最好先练习几次,材料简单,功夫全在手上。剩下的蛋白别浪费,做蒸蛋或蛋白糖,物尽其用才聪明。做菜就像生活,有苦有甜,但最终都是温暖的回忆。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