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荔波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局副局长、荔波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蒙斌受邀现场观礼。
在北京参加观礼的蒙斌
近日,从天安门阅兵现场回来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依然难掩激动之情。
谈及现场感受,蒙斌表示,整齐的解放军方阵、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特别是压轴出场的“东风-5C”洲际战略核导弹,集中展现了国家强盛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令人倍感振奋。
“杨靖宇支队、刘老庄连等80面荣誉战旗迎风飘扬的一幕,更让在现场观礼的人们热泪盈眶。”蒙斌说,当时在现场的他,也激动万分,感动万分,他深刻感受到,每一面旗帜背后都是一段用生命铸就的英雄史诗。
“守护红色根脉,就是守护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蒙斌说,作为一名基层文旅工作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将以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帆,一方面持续发扬恩铭精神,推出“红色研学+生态探秘”精品线路,让红色基因融入文旅血脉;另一方面锚定“世界级”目标,优化业态、提升服务,让游客在游览荔波山水时,更能触摸红色记忆,让“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成为兼具红色底蕴与世界级品质的旅游胜地,以实干回应人民期待。
工作中的蒙斌
蒙斌介绍,近年来,荔波始终坚持“红绿融合”的发展战略,在保护抗战遗址、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全县范围内系统开展红色文化普查,建立数字化档案,实施分级保护管理。重点推进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黎明关等核心遗址修缮工程,坚持“修旧如旧”,真实还原历史风貌。构建多层次红色宣传体系,创作了《黎明关》等一批红色文艺作品。
打造“红绿融合”精品线路,创新“党校+现场教学”模式,与贵州省长征干部学院等机构合作共建黎明关党教实训基地。推出“穿红军装、走红军路”等沉浸式体验,结合水族、苗族等民族文化开发“重走红军路”实景研学课程,推动红色旅游从“可观”向“可感、可参与”深度转型。
不仅如此,荔波在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一流旅游城市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抗战历史等红色文化遗产的挖掘与融合,并巧妙结合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形成独具魅力的复合型旅游体验。
通过系统整合邓恩铭烈士纪念馆、黎明关抗日遗址、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杨家骝纪念亭等重要革命遗址,荔波打造了多条主题鲜明的红色研学旅行线路,并成功开发“重走红军路·重温革命情”“寻访红色足迹·激发爱国情怀”等沉浸式研学课程,使游客能够在体验中深度感知红色文化历史。
作为布依族、水族、苗族、瑶族等多民族聚居区,荔波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特别注重讲述各族同胞共同抗战的历史记忆,强化民族团结与家国情怀的主题。
此外,黎明关乡板寨村依托红七军会师旧址这一红色IP,创新推出“板寨红”系列农特产品,包括板寨红酒、板寨红米等,不仅实现了红色文化的品牌化延伸,也有力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形成文化与经济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
“未来,荔波将紧扣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一流旅游城市的目标,向世界生动讲述一个自然与人文交织、传统与现代交融、历史与未来相拥的中国故事。”蒙斌介绍,这一故事以生态文明的坚实实践为基,以多民族文化的灿烂共荣为韵,更以红色精神的时代传承为魂,全方位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在荔波的深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