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有不少中国女孩和外国人步入婚姻殿堂,浙江的“忙姐”便是其中一员。
2020年,她与来自非洲加纳的丈夫“肉哥”在中国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婚后便一直在中国居住生活。
肉哥的故乡加纳向来以贫穷落后著称,忙姐内心实际上对那里的条件有些看不上。
因此,和肉哥结婚五年且育有两个孩子后,才头一回去非洲的婆家。
有钱也走泥巴路,200公里要开8小时车
在今年7月1号那天,忙姐开启了这场 “盼望许久” 的非洲之行。
她把尚未断奶的小儿子留在国内,随后带着大儿子Samson,和肉哥一同搭乘飞机前往加纳。
她晓得肉哥老家并不富足,然而功课做得不够的她,依旧被加纳的落后状况给震惊到了。
在这个地方,的确存在环境清洁、整齐有序的城市区域,不过这类区域大多仅占少数城区,其余的地方看上去和乡村没什么两样。
即便在当地算得上富裕的人,盖起了豪华大气的别墅,外出时依旧得走泥泞的土路。
肉哥预先为她准备好了落脚之处,起码没让她住在破旧的房子里。然而,她一跨出房门,就看到满地是黄土,忙姐一时之间竟不知把脚搁在哪儿才好。
在一旁仅有的那个被称作“小卖部”的地方,实际上更像是个粗陋的小仓库,里面没什么值钱的物品,可店主却在外面安上了一层防盗网。
即便如此这般的“小区”,在当地竟然都算条件不错的了。
待忙姐搭乘上驶往婆婆家的车辆,她才真切领悟到 “穷” 究竟是多么具体,后续的遭遇更是令她无法忍受。
仅仅两百公里的路程,在国内要是走国道,最多三到五小时就能到达,可她却花了足足八小时才抵达。
在那条并不宽敞的道路上,四轮的汽车、三轮的车辆以及两轮的车子都紧紧地簇拥在一起,而道路两旁也站满了人,车子行驶一小段距离就会遭遇拥堵。
费劲地驶出人群密集之处后,又碰到一段满是坑洞的黄土路,坐在车里的人差点被颠簸得散了架,等到最终开上水泥路时,也快要抵达婆婆家了。
长达8小时的车程,忙姐无论如何都不想再经历一次了。然而,这趟“非洲变形记”才刚刚拉开帷幕,更闹心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来了“没饭吃”,直呼想回家
启程之前,忙姐专门备好了8部苹果手机,打算用作送给婆婆一家人的见面礼。
尽管肉哥身为本地人,事先做了防备,把装手机的箱子用保鲜膜裹得严严实实,然而依旧没能防住小偷。
在通过安检的时候,有件曾脱离视线的行李,最终还是遭了贼,8部手机全都不见了,就连肉哥也不由得情绪崩溃。
幸好非洲的婆婆为人十分和善,即便没收到价值不菲的见面礼,依旧热忱地迎接忙姐和她的大孙子。
然而,“仅有热情难以维持生计”,忙姐实在无法咽下婆婆家做的饭菜。
并非她瞧不上当地的吃食,实在是那模样和烹饪方式,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相差太多。
在当地,玉米糊糊是主食,熬煮得如同年糕一般,黏稠地聚成一团。食用时,得用手揪下一块,蘸着菜肴和汤汁后送进嘴里。
菜品选用的食材相当不错,是用新鲜羊肉炖煮而成的,但外观上显得杂乱无章。
拥有二分之一加纳血统的 Samson,在奶奶与亲戚们满含期待的目光注视下,进行了好一会儿的心理准备,才鼓起勇气尝了一口。
进食完毕后,他立刻打了个哆嗦,说什么也不愿再吃一口了。
忙姐更是厉害,径直躲到了后面,宁可自己煮上一碗清水面来吃。
然而她从未使用过煤油炉,担心因操作失误而引发爆炸;肉哥用火柴点燃炉子时,他俩都被吓得惊慌失措。
来到加纳的这几日,连吃饭、出门都艰难无比,忙姐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家。历经一番折腾,她终于吃上了热乎的面条,那一刻,她感到的满足感甚至超过了以往享用大餐的时候。
或许有人会疑惑,做饭如此繁琐,为何不选择外出就餐呢?答案便是 “消费不起”。
加纳发展水平明显滞后,然而物价却高得惊人。倘若真打算在此地定居,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根本难以支撑。
泡面吃不起,物价太离谱
泡面在国内被视作 “垃圾食品”,可到了加纳却立马 “身价飙升”。
忙姐在加纳享用的首餐是泡面,这类在国内售价不过十几块的食品,在当地竟要50块。
这高得离谱的物价,使得忙姐不禁感慨:根本消费不起。不过要是打算在饭馆吃一顿像样的饭,那花费可就更多了。
一份普普通通的鸡肉饭竟然售价高达80元,吃一顿海鲜,食材丰富程度远不及国内,结账时费用却达到了七八百元。
如此高昂的开销,迫使原本没打算下厨的忙姐亲自下厨做饭。
她不禁回忆起来,往昔在国内时,面对既实惠又美味的食物还百般挑剔,可到了加纳之后,哪怕只是吃一碗泡面,都感觉格外可口。
在加纳,不仅餐厅的定价过高,其他物品的售价也相当昂贵。忙姐到当地被称作“步行街”的地方转了转,那些价格高的物品,她认为性价比不高;而价格便宜的,她又觉得品质不佳,入不了眼。
人们口中所说的“步行街”,实际上和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集市没什么两样:两旁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中间的人行道十分狭窄,连两个人并排走都显得拥挤不堪。
她环顾四周,所售商品要么是“义乌小商品”,要么是二手物品;品质稍好的一手货,价格起码是国内的两倍。
怪不得不少加纳人选择购买二手物品,尽可能节省开支——这也解释了为何有中国人通过向非洲售卖二手货来获利。
逛完之后,忙姐陷入一种两难境地,既想把钱花出去,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消费;真花了钱,又感觉吃了亏。
鉴于加纳的物价水平与生活状况,也不难理解肉哥和忙姐结婚五年后,才打算回一趟故乡。
有些中国女孩舍弃国内的一切,跟着非洲丈夫前往那个就连当地居民都有些嫌弃的非洲老家,实在让人费解,她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忙姐不 “恋爱脑”,选老公看人品
然而,忙姐和肉哥并未打算在非洲长期居住,此次只是陪肉哥回来探望亲朋好友,最终还是会返回中国。
并且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估摸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忙姐都不愿再前往加纳了。
最为关键的是,忙姐并非那种 “恋爱至上” 的人—— 无论对方是来自非洲还是欧洲,她挑选丈夫看重的是 “品德”。
肉哥在中国长时间居住,还经营着一家健身房,有一份正当职业,生活习惯和中国人并无二致;他富有责任心,关爱家庭,收入也颇为可观。
二人于2018年开始交往,历经两年恋爱时光,忙姐经过全面深入考察后,才与他步入婚姻殿堂。
讲真,肉哥曾在2023年红极一时,是被称作 “全网三观最正非洲女婿” 的人物,和人们固有印象中的黑人截然不同。
因此,真心奉劝那些打算远嫁非洲的中国姑娘,起码要按照肉哥的标准去挑选对象,否则大概率会抱憾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