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身子骨越来越沉了”—— 不少中老年人一到秋天就有这感觉:爬两层楼就喘,拎点东西手酸,连吃饭都没以前有胃口。老辈人常说 “秋不进补,底气不足”,可补也不是瞎补,吃多了油腻的肉消化不了,买贵的补品又怕踩坑。其实秋天给中老年人补营养,选对日常食材就行,这 5 类食物既常见又好消化,吃对了能帮着扛过秋燥、养精神,快记下来!
第一类:鱼肉 —— 软嫩 “蛋白库”,护脑还不腻
中老年人牙口、消化都不如从前,太硬的肉嚼着费劲,太油的又容易胀肚,鱼肉刚好避开这些麻烦 —— 不管是清蒸鲈鱼、香煎黄花鱼,还是煮鱼汤,鱼肉都软嫩得很,用筷子一拨就能分开,咬着不费劲,消化起来也轻松,是身体补优质蛋白的好来源。
比猪肉、牛肉更贴心的是,鱼肉里的脂肪是健康的不饱和脂肪,吃多了也不怕腻,还不会给身体添负担。关键是鱼肉里的 DHA 还能帮着护大脑,常吃的老人,脑筋不容易变 “慢”,平时跟老伙计下棋、聊天,反应还能跟得上。秋天可以多做清蒸鱼,只放姜片、葱段提鲜,最大程度保留营养,或者煮碗鱼汤,喝着暖乎乎的,连汤带肉一起吃,补得更全面。
第二类:豆制品 —— 平价 “钙帮手”,被称 “植物肉”
中老年人最怕骨头 “脆”,稍不注意就容易疼,而豆制品就是帮着留住骨头里的钙的 “好搭档”—— 豆腐、豆浆、豆腐干、腐皮这些,都是日常能买到的,价格不贵,补钙效果却很实在。
就说豆腐,炖白菜、炒青椒都好吃,软嫩易嚼,牙口不好的老人也能轻松吃;早上喝杯温热的豆浆,配个馒头,既顶饿又补钙,比喝牛奶还不容易闹肚子。而且豆制品的蛋白质一点不比肉差,还被叫做 “植物肉”,吃着没肉的油腻,却能补到一样的营养。秋天可以多给家里老人做豆腐羹,把豆腐切成小块,加鸡蛋、香菇丁煮成羹,滑溜溜的,一口接一口,营养全吸收。
第三类:菌菇类 —— 鲜美的 “血管护”,零脂肪还香
“要想身体好,菌汤是个宝”,这话真没说错。秋天的菌菇特别鲜,香菇、银耳、木耳、杏鲍菇、金针菇,随便选几种炖汤,不用放太多调料,光靠菌菇本身的鲜味就够香了。
这些菌菇不光好吃,营养也很 “能打”—— 高蛋白、低脂肪,还被称作 “零脂肪素肉”,吃着没负担,还能帮着保护血管,中老年人秋天常吃,身体能更轻快。平时可以用香菇炖鸡汤,香菇吸满肉香,吃着比肉还鲜;或者用木耳炒鸡蛋,脆嫩爽口,配米饭刚好。要是怕麻烦,泡点银耳煮糖水(少放糖),润秋燥还补营养,老人孩子都爱喝。
第四类:蛋类 —— 天然 “营养丸”,每天一个就够
要说性价比最高的补品,蛋类肯定排得上号 —— 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是天然的 “营养小丸子”,里面的优质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 8 种氨基酸,一点不比肉和奶少,关键是便宜又好做,家家户户都能负担。
中老年人每天吃一个鸡蛋就够了,煮鸡蛋最方便,早上揣一个出门,饿了就能吃;要是牙口不好,就做蒸蛋羹,加点温水搅散了蒸,嫩得像布丁,入口即化,消化起来一点不费劲。鸭蛋可以做成咸鸭蛋,偶尔配粥吃,解腻又提味;鹌鹑蛋个头小,煮成茶叶蛋,当零食吃,补营养还不占肚子。秋天吃蛋类,不用多,贵在坚持,每天一个,营养慢慢补。
第五类:坚果类 —— 浓缩 “精华包”,一小把就够补
坚果是植物的 “营养精华”,杏仁、榛子、花生、腰果、核桃这些,别看个头小,里面藏着满满的维生素 E、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对大脑神经特别好,中老年人每天吃一小把,能帮着补精神,记性也能好一点。
不过吃坚果有讲究,别选盐焗、糖炒的,容易太咸太甜,对身体不好,选原味的最好 —— 核桃剥壳直接吃,杏仁抓几颗当零食,花生煮着吃比炸着健康。记住每天就吃一小把,大概手心能握住的量,吃多了容易上火、不消化。秋天可以把坚果装在小盒子里,让老人看电视的时候偶尔吃几颗,不用特意补,不知不觉就把营养吃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