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贝因为 “预制菜” 的事儿被议论得不少,一位在西贝干了十多年的门店厨师长,特意把后厨和食材处理的情况讲清楚,反复说 “西贝没有预制菜,只有‘工序前置’”,还透了不少门店日常管食材、做餐的细节。
厨师长说,西贝的 “工序前置”,其实就是把食材的基础活儿放在中央厨房先做好,再用冷链送到门店,最后在门店现做现卖,不是直接用做好的预制菜。就拿门店的冷冻库来说,里面分了三块地方,分别放员工吃的、顾客吃的和儿童餐的食材。
像顾客吃的冻五花肉丝、小炒牛肉片,包装上写的保质期有一年到一年半,但这些食材从中央厨房送到门店后,差不多 3 天就用完了;儿童餐里的有机速冻西蓝花,虽然保质期标了 2 年,可每包都有能查来源的有机码,而且最新送过来的一批,从生产到门店也就隔了 1 个月,根本用不到过期。
“这些冷冻食材都是生的,不是做好的半成品。” 厨师长还拿速冻黄豆角、油菜苔丁举例,当场掰开给人看,里面还是新鲜脆嫩的样子。他说,这些蔬菜在中央厨房已经洗干净、切好,还用了锁鲜技术,送到门店只要解冻就能下锅炒,省的是洗切的时间,炒菜的步骤一点没少,和那种 “加热就能吃” 的预制菜不一样。
有人担心西贝用 “隔夜菜”,厨师长也解释了,门店对食材用得特别严:新鲜的原料到店后,24 小时内必须用完;做好的熟食,72 小时内得卖完,每批食材什么时候入库、用了多少、剩了多少,都记在电子台账上,一笔一笔很清楚。要是当天有少量剩菜,不会再卖给顾客,会当成员工餐,而且员工餐的食材和顾客吃的一样,也要过安全检查。“我自己两岁半的孩子,平时吃的肉和菜,都是从门店买回去做的,要是食材有问题,我肯定不敢给孩子吃。” 厨师长说,他在西贝十多年,身边同事也没因为吃门店食材出过健康问题。
之前争议比较大的儿童番茄酸汤酱,厨师长也说了具体做法:这种酱是中央厨房用新鲜西红柿熬好后冻起来的,保质期 9 个月,送到门店后,得先冷藏 16 到 18 小时解冻,然后按比例加水煮 15 分钟,顾客点单后还要再加热才能上桌。“前后要弄三次,每一步都有标准,不是打开就能给顾客吃的,这就是把熬酱的活儿提前做了,最后还是现做的汤。”
最近因为争议,门店生意差了不少,周末一天的营业额比平时少了 2 到 3 万,外卖订单也少了一半。但厨师长说,门店没改原来的操作流程,反而更愿意让顾客进后厨看,想让大家知道实际情况。“‘工序前置’就是为了让每家店的味道一样,食材也安全,不是偷懒。我们干了十年,知道这套办法靠谱,也希望大家能明白,这和预制菜不是一回事。”
不过,仍有不少顾客对这样的说法持怀疑态度。有顾客提出,既然强调“现做”,为何不直接在门店完成食材切配、酱料熬制等基础工序?“中央厨房提前处理好,就算后续有现炒步骤,也感觉和‘预制’只隔了一层,而且我们没法看到中央厨房的实际操作,所谓的‘锁鲜技术’‘有机食材’,也只能听门店单方面说明,缺乏第三方的监督和验证。”还有顾客表示,自己过去选择西贝,就是认可其“现制现卖”的餐饮模式,如今“工序前置”大幅减少了门店现处理环节,即便味道一致,也失去了原本期待的“烟火气”,“如果只是加热或简单烹饪中央厨房的半成品,那和点预制菜外卖的区别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