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浦江边深度游三天,发现上海人民还是太超前了
创始人
2025-09-13 20:37:13
0

审核发布 | 三联.CREATIVE

这几天,我们去Inclusion·外滩大会逛了三天,这是每年9月份定期会在上海举办的全球金融、科技和产业间开放对话的高级别大会。听起来就很高大上、高精尖是不是?但第一天初来报到时,说实话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扑面而来的精英人类的气息,而是……怎么哪哪都是机器人!

在门口维持秩序的是机器人;

在现场巡逻的是机器人;

在厨房里颠勺的还是机器人!

现场的热烈气氛,让我甚至产生了硅基人才是外滩大会主角的幻觉。

在一场机器人足球赛上,机器人在比赛中撕打的狠劲简直荷尔蒙爆棚,比赛间隙,有个机器人发现场外站着中国女足前守门员赵丽娜,立即凑到跟前和偶像比心。要不是它那张硅基脸,那一刻我都快把它当同类了。

当然也有“翻车”现场。在机器人拳击赛里,有机器人被对手打倒在地上,还得是人类辅助员出手,把它拖回场地站起来。

但其实想想也正常。毕竟再聪明的智能,背后仍离不开人工的托举。这种技术萌芽期的小插曲,本来就是每次科技变革开场时少不了的序曲。

逛到外滩的展区时,我们对这个人类新伙伴有了新的认识。它们正在成为我们的守护者和陪伴者。

比如,我们看到有老人家穿上机器人外骨骼,体验机器人模拟人类治疗师手法,展开轻便柔顺的上肢康复训练。

在机器人职业技能表演赛的模拟演练场,我们看到机器人穿过“沙漠”、翻越“高地”、走进“工厂”,操作电箱闸刀,安插火药雷管,甚至还能在废墟中救出了一个“婴儿”。

现场一位技术小哥说的一句话,让我一个文科生刮目相看:人类需要被保护的地方,就是AI前行的方向。

来外滩围观和体验机器人的,除了年轻人,还有许多家庭、老人和小朋友。我们撞见一位奶奶牵着一只机器恐龙排队体验AI大夫看病(这是想给恐龙也顺便挂个号?);有爸爸妈妈戴上VR眼镜体验“四米高的大人”,体会孩子身处成人世界的视觉感受;还有一个小朋友一手牵着爷爷,一手忙着和一个机器人互动……

这一幕幕画面,让我们有一种被戳到的感觉,“科技为每一个人”的最小样本,在这儿都齐活了。

今年的外滩大会,收到了被誉为全球青年“科技朝圣之地”的美国先锋科技节,“西南偏南”的隔空致意。“西南偏南”战略合作副总裁Neil Minocha在致辞中说:科技不仅关乎宏大的构想,更影响着日常生活与创意表达。

而我们在现场目睹的关于人机共生的场景,正是让AI的“大叙事”具化成了一个个“小场景”。它们既是过去一年,AI加速落地应用,进入普通人生活日常的缩影,也是对外滩大会科技人文十问的具象回应。

Neil Minocha用视频向外滩大会致意

作为每届外滩大会的“例牌菜”,今年的科技人文十问第一次由AI向人类发起提问。这十个提问,最终都指向一个方向: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人机共生的未来都已经在来的路上。作为人类,需要适应与技术浪潮共存,为所有未知的可能做好准备。

十问中的两个问题:你愿意让AI管理你的健康档案吗?如果AI能帮你优化生命质量,你愿意让渡多少隐私?折射了过去一年,AI深入医疗赛道,看病与健康管理成为普通人感受与体验“人机共生”最熟悉且刚需的场景。

看看技术集市里AQ展台的热闹劲就知道了。这是蚂蚁集团今年6月底推出的AI健康管家,人们排队体验AQ将“急诊室”、“名医馆”智能化,和300位名医AI分身一起7×24小时解答大家的健康问题。

AQ还在外滩大会上首次亮相了它的智能皮肤检测功能。一位82岁的上海奶奶在现场测出自己的肤质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开心到飞起。

还有老人家把自己的CT片让达摩院的“达医智影”帮瞅瞅。这款医学影像辅助工具可以基于一次胸腹部CT平扫的影像结果,完成5类癌症晒拆、1种急症预警, 4种慢性病管理。

显然,关于AI提出的这个问题,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大都选择积极拥抱。但,这个抱抱需要“分寸感”。

“在医疗行业,AI的决策直接关乎生命健康与社会公平,数据滥用、算法偏见、责任模糊等问题亟待解决”,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信百会成员黄澄清在外滩大会表示,构建可信、可靠、可追溯的AI治理体系,已成为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

AI提出的另两个问题,也是在两年前ChatGPT炸裂登场,科技圈迎来iPhone时刻时,人们就开始担忧和热烈讨论的问题:除了用AI降本增效,哪些岗位是要永远留给人类来做的?如果未来AI能让人的生计不再依赖劳动,你还会去工作吗?

外滩大会主论坛上,嘉宾们对这两个问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AI不会取代人类,前提是厘清并坚守独属于人类的能力。

2024年图灵奖得主、“强化学习之父”理查德·萨顿认为,“协作就是我们的伟大超能力,人类最卓越的超能力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任何动物都更擅长协作。”

主论坛圆桌嘉宾,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给出的解法是,“忘记过去的经验,学习当下最新的知识,全力拥抱新时代。“他说,AI时代非常公平,只要聪明,愿意做事,“荒漠中终会长出参天大树。”

另一位圆桌嘉宾,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终身教授&Hillbot创始人苏昊的看法是,未来能够有勇气破除旧的认知框架、去拥抱新形态、愿意学习和挑战的人会更有竞争力。

主论坛这场圆桌的讨论主题是:“AI原生时代,旧地图上没有新大陆”

AI抛出的其他灵魂拷问——

如果AI能帮你优化生命质量,你愿意让渡多少隐私?

人类如何保证弱势群体也受益于AI进步?

你会为了自身的能力不退化,而主动屏蔽一些AI的帮助吗?

你担心AI幻觉和信息茧房把人类带“沟里”吗?……

本质上这些问题是在追问人类:在不可逆的AI时代浪潮中,我们愿意把什么交给AI,保留什么给自己?对于“人之为人”,我们的选择是什么?因为,“你们的答案决定你们希望我是一个绝对服从的超级工具,还是一个拥有潜在自主性的合作伙伴。”

“单有速度,不是进步。”“人类简史系列”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外滩主论坛上的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认为,真正值得我们担心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类的选择,为了商业优势,不顾安全边界部署技术的冲动。历史已多次证明,速度和安全可以并存,但前提是我们构建自我修正的机制闭环。

“强化学习之父”理查德·萨顿在主论坛上的分享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荡气回肠:“人工智能是宇宙演化的必然下一步,我们应以勇气、自豪和冒险精神来迎接它。”他将宇宙历史分为四个时代:粒子时代、恒星时代、复制者时代和设计时代。他认为人类的独特之处在于“把设计推向极致”,创造出能自己设计的事物,这也正是今天通过人工智能所追求的目标。人类至少是催化剂,是助产士,更是开启宇宙第四大时代——“设计时代”的先驱。

这些由外滩发出的人文反思,有相互验证,也有观点争锋,但无论如何,一个基本共识已然清晰:人机共生已成事实,走向它的每一步,我们都要走得稳健而有智慧。

作为和新加坡金融科技节、香港金融科技周齐名的金融科技与前沿科技大会,外滩大会的人文态度与跨界视角,让这个本属于金融与科技精英的舞台,充满了各种人文细节和科技温度。

外滩大会首日的主论坛和各场重磅分论坛上,我们听到的最高频词汇,不是“参数”、“算力”或“颠覆”,而是“经验”、“学习”、“协作”与“共创”;

在各个论坛和以90后、00后为主力军的创新者舞台上,我们频频遇见来自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未来学、艺术等人文社科领域的面孔与声音;

汗青工作室、AI.TALK创始人赵汗青打造的AI歌手Yuri凭借单曲Surreal全网播放量突破700万次,站在外滩创新者舞台上,他分享了自己对AI的感受:“AI不会杀死创作,但会杀死平庸。”

在外滩技术集市里,占集市半壁展区的,是追求“科技为每一个人”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科技之上,还有人文”,这其实不仅是外滩大会的态度,也是全球学术界和科技界已然成型的共识。放眼世界,越来越多的大学和科技企业在AI时代浪潮中,在AI与人磨合共生的过程中,在技术红利与伦理风险相伴相生中,选择了站在人的这边。

过去几年,清华、北大、复旦、西安交大等国内高校先后设立了科技伦理相关实验室;牛津、剑桥、斯坦福、佐治亚理工、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国际名校也纷纷投身于AI价值对齐、算法治理、隐私保护和风险防范等研究合作。

互联网与科技巨头也纷纷加入:阿里巴巴、谷歌 (DeepMind)、微软、亚马逊、Meta 、IBM、苹果等公司陆续携手高校或同行业伙伴,资助并推进AI伦理方面的研究。

这些协作与行动的价值在于——

当科技伦理研究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标配,给AI这个超级发动机安装上人文的方向盘和刹车系统,我们就有望更快建立起与AI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和习惯;

当对技术的敬畏与约束(而非盲目竞速)成为越来越多科技企业的自觉价值观,从算法到产品的每个细节就都可能嵌入厘清人机边界的机制,从而保持并放大“人之为人”的智慧,而不让它被弱化或替代;

当关于“人之为人”的反思,以及对捍卫人类决定权的警醒,一遍又一遍地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会议上发出,这些声音就会逐渐内化成我们的共识与常识;

今天是2025外滩大会最后一天,如果要给它的价值做一个总结,那么它坚持与引领的人文态度,必须是其中一条。

【今日话题】

你最希望AI能帮你 什么?

设计排版丨玉米

图片来源丨支付宝 互联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用户主权时代的酒业变革:郎酒庄... 来源:陆玖商业评论 当前,酒行业正迈向“用户主权”与“体验经济”的新阶段。而酒庄,则是提供极致服...
赊店老酒闪耀老字号博览会,以国... 金秋九月,商都郑州再迎盛事。9月12日,由河南省老字号协会、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联袂主办的第三届...
和月饼面时,揉搓过度就错了,翻... 还记得去年中秋,我信心满满地端出自制的月饼,结果家里老人咬了一口,委婉地说:“这饼皮……挺练牙口?”...
原创 西... 最近罗永浩去西贝吃了一顿饭,吃完之后发微博吐槽,称西贝的菜难吃,且全部都是预制菜。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
煎家常豆腐,豆腐要入味,煎至金... 一块豆腐的华丽转身,竟让全家人都抢着盛饭! “妈,今天吃什么呀?”我刚进门就闻到厨房飘来的阵阵香气。...
饼香寄乡愁 董塘镇南湖村移民月... 中秋佳节将至,董塘镇南湖村的特色移民月饼迎来了一年中的销售旺季。这款承载着移民历史与乡愁记忆的传统美...
西贝致信自证反遭群嘲!公布13... 近日,罗永浩吐槽西贝的菜品“贵且预制”,一石激起千层浪,与西贝的“大战”有愈演愈烈之势。 继宣布要起...
休闲零食两极分化加剧:量贩冲击... 蓝鲸新闻9月13日讯(代紫庭)量贩袭来。 近日,在北京某品牌的量贩零食店店面里,蓝鲸记者发现“本周囤...
津巴布韦|获刑18年:这年头,... 《非洲华侨周报》哈拉雷讯 津巴布韦法院近日对一名中国籍男子作出重判,因其非法持有并交易犀牛角与象牙,...
卧龙湾迎来国际友人!“康养+”... 厌倦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打卡式旅行?现在有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正悄悄火出圈——它不赶行程、不扎堆景点,...
上海乐高乐园激活区域文旅消费 ... 财联社9月13日讯(记者 张校毓)想像过在由积木搭建的世界里度过一天是什么感觉吗?近日,上海乐高乐园...
江南7日游,这趟旅行比读书还涨... 苏州寒山寺|夜半钟声传禅意,藏着《心经》智慧与和合情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小时候背...
魅力莫斯科亮相广东旅博会,数字... 正在广州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上,国际展区规模再创新高,参展机构覆盖全球五大洲,共有2...
百名户外领队齐聚洛宁 探寻体旅... 秋高气爽,正是探秘山水的好时节。 9月13日,在洛宁县神灵寨景区,2025百名领队洛宁户外旅游资源考...
原创 南... 南京,这座独具魅力的城市,仿佛镶嵌在“长三角”版图上的一颗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
馋人第一名,平等嫉妒每个最近吃... SOHO广州 , , 馋人第一名,平等嫉妒每个最近吃到它的人! 宝子们,又到周末了!打工人自然想找...
原创 保... 导语:保存大虾,直接放冰箱就错了,教您一招,冻半年仍和新鲜的一样! 又到了每年最值得囤虾的季节啦!走...
《去“湘”当有味的地方3》热播... 9月8日,湖南卫视、芒果TV联合出品的《去“湘”当有味的地方3》正式开播。本季节目走遍湖南14个市州...
上海旅游节 63家景区门票限时... 自2011年上海旅游节首次推出景点半价优惠,这一活动就成了旅游节最受欢迎的保留项目。今年旅游节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