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红果熟,酸甜入画来。潍坊青州市王坟镇的山楂,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时光沉淀的匠心之作。为探寻这份红色果实的万千风味,我们推出“讲好王坟山楂的故事”专栏,将陆续解锁山楂片、山楂条、山楂球、果丹皮等8种制品的独特故事。一口果脯、一口“果福”,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颗颗晶莹饱满的山楂果脯,感悟其中的美好寓意。
山楂果脯不仅是一种零食,更是一份承载着美好祝愿的情感馈赠。中国传统意象中,山楂圆圆的果实寓意家庭和睦,火红的颜色代表着热情与活力,果脯也因“脯”与“福”谐音,象征红红火火、吉祥兴旺,常被视作吉祥、健康的馈赠佳品。这份深植于民俗文化的美好寓意,让山楂果脯成为年节时分、走亲访友时的常选礼品。
山楂果脯作为最能体现“原果本味”的形态,不张扬,不浮夸,只以最朴实的样貌,将山野的风味、阳光的温度和匠人的心意封存于一身。制作过程经“精心选果、手工去核、熬制脱皮、熬煮糖渍、低温烘烤”等多道工序,锁住山楂的“原果本味”,过程中山楂果肉缓缓吸收糖份,既不掩盖本酸,也不失果香,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咬开一口,先是微糖结晶的轻甜,继而山楂的天然果酸清晰浮现,酸甜交织、富有嚼劲,仿佛置身于山野之间。
小小的山楂果脯,以最接近自然的方式,将山野的本味、手艺的温度、岁月的甘甜,一并交予你的掌心。在王坟镇,每一颗山楂果脯都延续着“用好果子做好吃食”的初心,从枝头的饱满红果,到晶莹饱满的山楂果脯,变的只是形态,不变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对工艺的执着、对味道的真诚。王坟山楂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那蕴藏在山楂之中的美好寓意,也将持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