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当在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配料表避坑贴出现,意味着食品行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是食品企业紧跟潮流,超市也在选品上转型升级。
“就是这种蜜饯,配料表干净得就跟吃水果一样,配酸奶一起吃简直绝了。”9月9日,在成都市锦江区光环购物中心的一家超市内,市民霍女士指着货架上一款超市自营果脯蜜饯向闺蜜安利。“配料干净”是超市方对这款果脯蜜饯的推荐理由,也是霍女士多次回购的关键所在。
“这个蜜桃果脯的配料表就是桃和水蜜桃果汁两项,没有防腐剂,也没加额外的糖,减脂期也可以吃。”说完,她毫不犹豫地往购物篮里又放了一袋。
如今,像霍女士这样 “先看配料表,再做决定”的“成分党”正越来越多,超市和电商平台也顺应潮流在选品上满足“买食品,先看配料表”的消费潮流。去年,山姆会员店“一颗小橘干”迅速走红,胖东来自营酱油开卖即售罄等案例,就是花式口味对口感的满足被“配料表干净”所带来健康增益替代的体现。这种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需求之变,也为食品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空间和新动能。
“清洁标签”成新风向
健康消费驱动产品升级
消费者用手机检测报告,甄别食品中是否含有过多的添加剂,对着营养表精确计算碳水比例……走进超市里,这样的场景已变得越来越常见。当配料表成为食品业的新战场,意味着人们越来越倾向为配料表更健康的食品买单。
据京东公布的调查问卷显示,有65.5%的消费者倾向“更多选择零添加、零糖、零脂的食品,追求无负担饮食”。在叮咚买菜App发起的用户配料表投票中,超95%用户认为“我是成分党”。
事实上,“配料表干净”不只是消费者的“单选题”。近几年,社交平台上关于“配料表”“添加剂”等话题屡屡引发热议,甚至导致企业、行业陷入信任危机,这也倒逼行业全面升级。
不只是食品企业,很多的超市也在将“配料表干净”作为其自有品牌的发力点。
近期,盒马也在上新的“阳光果干”系列新品中承诺,用创新工艺改良果脯蜜饯,把果脯做成配料表只有水果本身或者只有水果和果汁的果干。早在2022年,山姆就对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的“清洁标签”商品,通过系统性重塑配方和工艺,为配料表做“减法”。胖东来自营烘焙早在此前就全面停止使用脱氢乙酸钠,并对代可可脂、人造奶油和氢化植物油等存在潜在健康风险的原料一概说“不”。
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全链条升级,不仅带来更高的用户忠诚度,也让企业的GMV和净利润持续攀升。
英敏特调研显示,81%的中国消费者认为“无添加”或“无人工配料”的产品非常重要。据预测,到2028年全球清洁标签成分市场规模将达到1498.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9.07%,这意味着“配料干净”不仅是眼下的风口,也是食品行业决胜未来的重要指标。
新技术“替代”添加剂
重塑食品业游戏规则
“吃得好”“吃得健康”也是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的方向。
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也在今年正式实施,引领一场“配料表变革”。
在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开发符合健康标准新产品的基础上,健康化、天然化的食品制造也是对全产业链的系统性考验。
以果脯蜜饯为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主任唐彦君指出,有些标注“不含防腐剂”的果脯类食品是通过添加大量盐和糖来实现长期保存的,经常吃这样的高盐高糖食品反而会对健康造成一定伤害。
谈及“干净配料表”果脯工艺,盒马休闲零食采购包进国告诉记者,通过水果与其100%还原浓缩汁浸泡的特殊工艺处理,已经实现了无添加剂。此外,还有生物发酵、微波分段融化等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在保障口感的基础上,也让消费者吃得健康。
借助更新的加工工艺实现“配料干净”,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投入,也意味着这些食品的售价可能更高。 最终落实到让消费者为更高价格买单,对企业也是挑战。
在业内人士看来,消费者对“配料干净”的呼声虽高,但味觉体验和销售价格同样不容忽视,这也同样需要时间去改变。
但当消费者开始用配料表投票,食品行业的游戏规则已然改写。毕竟,在“配料表”时代,最核心的商业机密将不再是繁复的配方本身,对于敢用技术创新替代化学捷径的企业,将在这场行业竞争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