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一顿饭,整整 100 道菜,这可不是什么美食节的盛宴,而是慈禧太后日常的一餐。
清代管理慈禧膳食的机构可不少,内务府下属的御膳房、御茶房、内饽饽房、酒醋房、菜库等,统统围着她的饮食转。就说御膳房,那阵仗可大了去了,正副尚膳、正副庖长以下有 370 多号人,传膳太监都有 20 多个。她还有私厨西膳房,比光绪皇帝的御膳房还大,能做出菜肴 4000 余种,点心 400 余种 ,这数字,简直惊掉下巴。
按照规矩,慈禧每日份例那是相当丰富:盘肉 22 斤,菜肉 15 斤,猪肉一斤,羊两只,鸡 5 只,鸭 3 只,时令蔬菜 19 斤,各种萝卜 60 个,苤蓝、干闭瓮菜各 5 个,葱 6 斤。做 8 盘共 240 个各种饽饽,得用白面 32 斤、香油 8 斤、白糖核桃仁及黑枣各 6 斤,芝麻、沙橙若干。还从各地搜罗 “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 等,做成顶级名菜名点,就为了哄慈禧吃得开心。
宫中正餐时间定得死死的,早膳在早 6 时至 7 时,晚膳在午 12 时至下午 2 时。用膳时,御前侍卫扯着嗓子向御膳房传膳,御膳房赶忙把膳食装在膳盒里,由侍卫抬到用膳地点。桌上摆满了精美的食具和菜肴,太监一个个报菜名,慈禧瞅见哪个顺眼,太监就麻溜地盛入她的碗碟中。
你瞧这 100 道菜摆开,那场面,普通人估计得拿个 “饭用” 望远镜才能看全。可实际上呢,慈禧真正吃的,也就离她近的几道菜,远处的菜,她连瞅都瞅不清是啥。每次用完餐,桌上十有八九的菜都没动过筷子。这些菜,一部分赏给伺候她的太监或宫女,还有不少直接卖到宫外去了。品相好的,被有名的饭庄收了,挂个牌子吆喝着供应 “御膳”;品相不咋地的,就便宜卖给小贩,有些小贩把这些糟烂的 “御膳” 混在大锅里,弄成杂合菜,百姓交钱就能用长柄铁勺捞一勺吃。
你说这慈禧,为啥整这么多菜当摆设?其实啊,这就是皇家的排场,要的就是这奢华的范儿,哪怕吃不了,看着也得觉得威风。不过呢,慈禧也有接地气的时候。听说啊,她有时候会偷偷让太监给她煮玉米粥当宵夜。你想啊,白天摆足了谱,面对那 100 道菜,晚上却偏爱这简单的玉米粥,这反差还挺大。估计是吃多了山珍海味,偶尔也想尝尝清淡的,找找不一样的滋味。这也说明,就算是慈禧这样奢华惯了的人,内心深处也有对平凡食物的渴望 。
这慈禧的饮食,真让人忍不住感慨,100 道菜的大排场,背后却藏着这么多有意思的事儿。大伙说,这慈禧是不是挺矛盾的,一边享受着极致奢华,一边又惦记着简单的玉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