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未退,秋燥已至,你的饮食该换季了!传统“贴秋膘”的方式已过时,现代人更需要的是 清补调理,既能补益身体,又能避免燥热伤阴。
清晨醒来,你是否感到喉咙干痒?白天是否容易疲倦,皮肤也开始变得干燥?这些都是早秋时节身体发出的信号。
季节转换时,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会随之调整。夏季阳气外发,秋季则要转为收敛,这一转变需要饮食的巧妙配合。
“防燥护阴,养肺为先” 是秋季饮食调理的核心。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缺水,肺脏首当其冲,因此饮食当以滋阴润燥为重点。
根据中医理论,秋季五行属金,对应白色食物和肺脏。此时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润燥补水:多食含水分丰富的食物,如梨、甘蔗、银耳等,补充身体因干燥气候流失的水分。
少辛多酸:减少葱、姜、蒜等辛味食物的摄入,增加山楂、葡萄、柚子等酸味食物,以收敛肺气。
滋阴养肺:重点选择滋阴润肺的食材,如百合、杏仁、山药等,增强肺部功能,预防呼吸道疾病。
湖南省中医院教授李文海指出:“早秋时节,夏季余热未消,气温仍然较高,加之阴雨绵绵,湿气较重,饮食当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
梨子被誉为“天然矿泉水”,生食可清六腑之热,熟食可滋五腑之阴。推荐做法:将梨洗净掏空,放入冰糖、川贝粉,隔水蒸熟,对秋燥咳嗽有奇效。
莲藕生熟两相宜。生藕性寒,能清热润肺;熟藕性温,可健脾开胃。莲藕排骨汤、糯米酿藕都是秋季佳肴。
山药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山药粥、清炒山药、蓝莓山药都是不错的选择。
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富含胶质,滋阴润肺的功效堪比燕窝。银耳莲子羹、红枣银耳汤都是经典的润燥甜品。
南瓜性温味甘,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南瓜粥、蒸南瓜、南瓜饼都是秋季暖心美食。
百合杏仁粥:取鲜百合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共煮为粥,加白糖适量温服。此粥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
沙参玉竹老鸭汤:老鸭一只,沙参、玉竹各30克,加入适量调料炖煮2小时。此汤滋阴清热、润肠通便,适合阴虚体质者。
蜂蜜雪梨羹:将雪梨去核,放入冰糖和枸杞,隔水蒸熟,待温后加入蜂蜜。每日一次,连续一周,对秋燥引起的干咳有显著效果。
芡实山药粥:芡实、山药各30克,粳米50克,同煮为粥。此粥健脾止泻、补肾固精,适合脾胃虚弱者。
忌暴饮暴食:秋季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大量进食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忌过分辛辣: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食物会加重秋燥,损伤人体阴津,导致上火症状。
忌油腻厚味:秋季人体阳气收敛,过食油腻会阻碍脾胃运化,酿生湿热,引起腹胀、腹泻等问题。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彦强调:“岭南地区秋季湿度仍然较大,不要过早进补温燥的食品,如羊肉、鹿茸等,否则容易上火。”
早餐:以温热粥品为主,如南瓜小米粥、红枣山药粥,搭配全麦面包或蒸点,补充能量的同时养护脾胃。
午餐: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清蒸鱼、白切鸡,搭配时令蔬菜和汤品,如莲藕排骨汤、紫菜蛋花汤。
晚餐: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香菇青菜、豆腐羹,适量主食,避免给肠胃造成负担。
加餐: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可适当加餐,选择当季水果、坚果或酸奶,补充能量和营养。
一场秋雨一场寒,饮食调理要循序渐进。从清热祛湿到滋阴润燥,让身体平稳过渡。
明代医书《遵生八笺》中记载:“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意思是秋季气候干燥,应当多食滋润之品。
这个早秋,不妨多吃些芝麻糊、杏仁茶,既能润燥又能养颜。记住:养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日复一日的细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