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慎点”“这是什么新型泻药啊”“钢铁胃的陨落”……在社交平台上,购买这款酸奶的消费者分享着自己饮用后的体验。
记者实测饮用该酸奶后,从下午三点半到七点半之间,出现腹泻,如厕4次。即便明知可能带来的后果,不少消费者依然冲着其“一泻千里”的特性购买。
这款酸奶每杯声称含有100亿到5000亿活性益生菌,而成年人每日所需的益生菌量仅为10亿至50亿单位。
01 实测体验,饮料真变“泻药”?
9月3日,记者通过外卖平台花费41元购买了店铺销量第一的“高阶版小蛮腰buff第16版(西梅桃子味)”550毫升款。
商品描述中已经提醒:肠胃消化功能弱者不建议食用,不适宜婴幼儿,一天饮用不超过1杯。
下午1点整,记者开始饮用这款酸奶,1点20分喝完。大约2小时后,能感受到明显肠胃蠕动,但无其他异常。
从下午3点30分开始,腹泻症状出现。在接下来的4个小时内,记者不得不如厕4次。
02 医生观点,益生菌不是越多越好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张妍表示,摄入过多的益生菌或膳食纤维可能会对肠胃产生负担。
大量益生菌可能导致菌群失衡,甚至刺激肠道,引发腹胀、腹泻等症状。而高含量膳食纤维则可能导致肠道水分吸收过多,导致腹泻。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叶艳彬指出,成年人每天所需要的益生菌在10亿至50亿之间。
如果一杯酸奶真的含有5000亿益生菌,那么超标了上百倍。
03 品牌回应,自称“畅”的反应
2024年,有媒体对该品牌酸奶导致腹泻的现象进行报道,1818黄金眼的编辑部还曾以直播形式组织集体测评,测试其“致泻速度”,引发百万网民围观。
益生菌和膳食纤维会改善胃肠道菌群,活跃肠道,因此会有“畅”的反应。
另外,“Buff畅系列酸奶”有5000亿活性益生菌,“畅”的反应会更加强烈,因此不建议肠胃消化功能弱者食用。
04 消费者心理,越拉越买的怪圈
在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大量消费者分享饮用后的体验。有网友表示,以为自己是钢铁肠胃,在一杯没喝完的情况下,几乎住在厕所里了。
也有网友发帖称,自己正在减肥中,原本打算将该酸奶作为代餐,没想到进了急诊,成了急性肠炎。评论区里,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正坐在马桶上进行回复。
排泄甚至成为购买体验中的一个娱乐性的话题。消费者在一次次跑厕所过程中,似乎也有一种 “我在瘦”的心理暗示。
如果未能如期产生“畅快”效果的消费者,甚至表示失望。
05 品牌历史,从高原故事到功能酸奶
天眼查APP显示,该品牌创立于2012年。其目标客户多为25至35岁群体,尤其是注重健康、身材管理、追求高品质、低卡、低糖饮品的都市人群。
其官网上品牌故事描述,品牌创始人在青海藏区曾看到一位卖酸奶的老奶奶,幸福的笑容让他深受感动,于是决定把青藏地区的酸奶带到都市,把快乐分享给更多的人。
2018年起,其开始使用新茶饮的方式做酸奶,在酸奶中加入各种小料,以及牛油果、青提等鲜果。
后来又相继往酸奶里加入胶原蛋白、藻蓝蛋白、玻尿酸等配料,打出“增强免疫力”等百般功效,以“有机”“健康”作为营销方向。
06 监管处罚,多次涉嫌虚假宣传
2024年,其曾因推出暗示“壮阳”效果的“Superboy男友力扳回一局”酸奶,被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调查。
其广告宣称其配料含有玛咖、肉苁蓉、人参、鹿鞭等药材,不仅标注了“18禁”的符号,还写有“18周岁以下不卖,60周岁以上不敢卖”“别说你不懂”等字样。
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后,其广告标语全线下架,并改为“好精神·扳回一局”酸奶。
2021年10月,还因虚假宣传被罚,处罚原因为对“天然藻蓝蛋白酸奶”使用了“对抗炎症”“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宣传用语,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罚款6万元。
07 行业背景,现制酸奶的崛起与困境
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现制酸奶品类发展报告2023》显示,从2019年开始,酸奶相关的企业注册量迅速增长。该品牌酸奶在2020年4月、2021年7月先后完成A轮、B轮融资,其中,B轮融资金额超2亿人民币。
然而现制酸奶行业目前面临着不少挑战。高端现制酸奶曾经凭借新鲜、健康、个性化的特点,成为饮品市场的“宠儿”,备受资本热捧和消费者青睐。
然而,2024年,风云突变,食品安全、虚假宣传、关店潮、资本看淡等诸多问题集中爆发。
对于现制酸奶的高额定价,有行业媒体认为这与低温酸奶保质期短和冷链运输的成本有关,这些很难被销量摊薄。
08 理性消费,跟风之前的思考
面对网红产品,消费者往往容易被社交媒体的宣传所影响,盲目跟风。专家特别提醒,如果单纯是因为本身有便秘情况想要改善,一杯酸奶显然并不会真正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更没有必要因为想要“通畅一下”就跟风尝试。
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张妍提醒,某些人对特定类型的益生菌或纤维(如果胶、洋车前子壳)敏感,可能会出现不适。
尤其是肠胃功能较弱或本身消化系统不稳定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过度反应”。
2024年,该品牌曾因推出暗示“壮阳”效果的“Superboy男友力扳回一局”酸奶被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