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都市圈的怀抱里,句容这座小城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不张扬却满是惊喜。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茅山的竹海间,当赤山湖的水汽蒸腾出鲜美的香气,这座城市的美食地图便徐徐展开。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味蕾,踏上一场穿越句容的美食寻味之旅。
茅山脚下,舌尖上的自然馈赠
句容的美食,是大地写给人间的诗。在茅山的怀抱里,生长着一种神奇的小白鱼。它们通体洁白,只有几厘米长,像是误闯人间的精灵。当地人用最质朴的方式,将小白鱼与辣椒、葱姜一同浸在热油里,瞬间“嗞啦”作响,那股鲜香能穿透整个厨房。咬上一口,鱼肉细腻如奶酪,鱼骨酥脆如薄壳,搭配酸甜辣咸的酱汁,简直是味蕾的极致享受。
而二圣湖的胖头鱼,更是藏着淡水鱼的顶级密码。清晨现捞的鱼头,被扔进赤山湖畔的砂锅,加几片姜、一勺醋,盖上锅盖后,木柴的清香与鱼鲜在蒸汽中缠绵。揭开盖子的瞬间,奶白色的鱼汤裹着嫩滑的鱼肉,一阵阵鲜香扑鼻而来。喝一口,鲜得能让人忘记所有烦恼;夹一块,连鱼骨都浸透了汤汁的鲜甜。
在句容,连甲鱼都带着仙气。据说赤山湖的甲鱼,每天在湖底“健身”,肉质紧实得像健身达人的肌肉。炖煮时加入几片当归、枸杞,文火慢煨两小时,汤汁浓郁得像琥珀,入口瞬间化开,胶原蛋白裹着肉香,每一口都是江南的温柔。
天王老街,烟火里的时光味道
句容的美食,是时间写给人间的信。走进天王老街,空气中飘着白斩鸡的香气。刚出锅的仔鸡,皮黄肉白,像是刚从画里走出来的尤物。师傅用手工斩成小块,淋上秘制的酱油,酱汁顺着鸡肉纹理渗入每一丝缝隙。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皮脆肉嫩,鲜香在舌尖炸开,那是时间沉淀出的原汁原味。
不远处的茅山老鹅店,门口总排着长队。当地阿姨用百年老卤腌制的鹅肉,咸淡刚好,肥瘦相间的部位入口即化。切好的鹅肉码在青花瓷盘里,像是一件艺术品,蘸上一点醋,再咬上一口配菜的腌萝卜,酸甜咸香交织,连挑食的都能吃三大碗饭。
最让人惊艳的,是那道“金蝉花炖老母鸡”。金蝉花自茅山采摘,与放养三年的竹林老母鸡一同入锅。炖好的汤汁清澈如泉,入口却浓郁得像绸缎。金蝉花的清香与鸡肉的鲜嫩完美融合,每一口都像是在喝春天的露水。
得撒豆腐,古法里的现代奇迹
句容的美食,是智慧写给人间的歌。在得撒豆腐村,时光仿佛慢了一个节拍。这里的豆腐,用石磨碾出的豆浆熬煮,再用山泉水点卤,每一口都带着大自然的呼吸。招牌豆腐火锅,盛在特制的砂锅里,汤底是浓郁的高汤,搭配嫩滑的豆腐、野菌和自家腌制的腊肉,热气腾腾中,鲜香四溢。
更让人惊喜的是豆腐宴里的“翠竹豆腐”。新鲜的春笋切成薄片,与豆腐一起蒸制。出锅时撒上一把香葱,笋的清甜与豆腐的绵软相互成就,入口即化,却带着山野的韧劲。搭配一旁的椒盐豆腐排,外酥里嫩,咸香中带着微辣,像是一首跳跃的乐曲。
美食之外,句容的温柔日常
句容的美食,从来不是孤立的。它们生长在茅山的竹林间,藏在赤山湖的晨雾里,流淌在天王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每一道菜,都是一段关于山水与乡愁的故事。当你在农家乐的院子里,伴着蝉鸣吃着小白鱼;当你在湖边的长椅上,就着微风喝完最后一口鱼头汤;当你在老街上,边走边啃一块热乎乎的茅山老鹅——你会发现,这不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场与自然、与人情的深度对话。
这个周末,不妨逃离都市的喧嚣,去句容赴一场舌尖上的约会。让茅山的风,赤山湖的水,天王老街的烟火气,还有得撒豆腐的古法智慧,治愈你疲惫的身心。因为在这个小小的江南角落,藏着整个世界最温柔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