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新风
8月27日,以“茶香溯流光 共富新篇章”为主题的贵州“白叶一号”感恩茶暨“两红三绿一抹”品牌推介会在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举行。
活动现场
抗战期间,浙大西迁贵州省湄潭县,并在湄潭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机构“中央实验茶场”。2018年,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名党员捐赠“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贵州省沿河县、普安县、雷山县发展起了白茶产业,如今,茶产业已成为贵州人民致富的“黄金叶”。
贵州省作为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近年来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叶种植面积已达700多万亩,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贵州围绕“两红三绿一抹”(遵义红、普安红、都匀毛尖、湄潭翠芽、雷山银球茶、梵净抹茶),贵州茶产业正沿着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国际化的道路稳步前进。
活动现场茶艺展示
推介会上,相关专家、学者围绕贵州茶产业的发展以及浙大西迁、“白叶一号”的捐赠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举行了贵州“白叶一号”捐赠仪式,向中国茶叶博物馆捐赠了“遵义红”“湄潭翠芽”标准茶样。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茶叶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以茶为媒连结古今中外,是中国茶文化的交流平台与枢纽。贵州向中国茶叶博物馆捐赠标准茶样,是贵州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的重要时刻。
包静
中国茶叶学会会长姜仁华在致辞中表示,贵州打造的“两红三绿一抹”茶叶品牌,意味着贵州茶知名度的提升,象征着浙江和贵州茶文化的深度融合,意义深远。浙江与贵州不仅推动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在文化传承、经济协同、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姜仁华
推介会上,贵州相关茶产业代表以及茶企代表,就“两红三绿一抹”茶叶品牌向来宾进行了全方位的推介。茶产业跨界融合代表“去茶山”,浙江省非遗基金会等就新茶饮得发展做了交流发言。
遵义红的甜醇、普安红的浓爽、都匀毛尖的鲜甜、湄潭翠芽的清雅、雷山银球茶的独特还有梵净抹茶的鲜绿,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向世界亮出了六张靓丽的名片,这是贵州茶品牌的一次集体盛装亮相,是多彩贵州递出的“绿色请柬”。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华润Ole超市还同步发布了贵州茶礼“两红三绿一抹”合集联名新品。
联名新品发布
(图据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