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南沙饼:康熙帝点赞的贡品,现在街头随便买
创始人
2025-08-28 12:45:06
0

本文围绕承德南沙饼展开,先追溯其作为康熙帝点赞的皇家贡品的历史渊源,讲述其与皇室的深厚关联;接着详细介绍南沙饼独特的制作工艺,从原料选择到制作步骤,展现其匠心所在;再阐述南沙饼多样的风味特点和在不同时期的食用场景,体现其丰富性;最后说明南沙饼从贡品走向民间街头,成为大众喜爱美食的历程,并总结其在承德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传承意义,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兼具历史底蕴与大众亲和力的特色美食。

一、南沙饼的历史渊源:从皇家贡品说起

提及承德美食,南沙饼绝对是绕不开的经典。它并非普通的街头小吃,背后承载着一段与皇家紧密相连的悠久历史,甚至曾得到康熙帝的亲口点赞,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家贡品。

清朝时期,承德作为皇家避暑山庄的所在地,每到夏季,皇室成员便会前往此处避暑理政。当时,地方官员为了讨好皇室,四处寻觅当地的特色美食,希望能让皇室成员品尝到独特的风味。而南沙饼的前身,正是当地一位技艺精湛的面点师傅精心制作的点心。这位师傅选用当地优质的食材,凭借多年的面点制作经验,反复琢磨改良,制作出了口感酥脆、香甜适中的点心。

当这道点心被呈到康熙帝面前时,起初并未引起太多关注。毕竟皇室御膳房的美食琳琅满目,各种山珍海味、精致点心早已让康熙帝见怪不怪。但当康熙帝好奇地拿起一块品尝后,瞬间被其独特的口感所吸引。外皮层层酥脆,入口即化,内馅香甜软糯,却又不腻口,食材的本味被充分激发出来。康熙帝品尝后连连称赞,对这道点心喜爱有加。此后,这道点心便成为了专门供奉皇室的贡品,定期送往宫中,供皇室成员享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沙饼的名声在皇室贵族间逐渐传开,成为了当时备受推崇的美食。而 “南沙饼” 这个名字,也有着一段有趣的由来。据说,当时制作这种点心所用的面粉,是采用当地南沙河一带出产的小麦磨制而成。南沙河一带水土肥沃,光照充足,所产的小麦颗粒饱满,面筋含量适中,用其制作的面粉口感极佳。为了突出食材的特色,同时也为了纪念这种点心的起源地,人们便将其命名为 “南沙饼”,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承德美食的一张重要名片。

二、南沙饼的制作工艺:匠心打造的美味

南沙饼之所以能历经数百年依然深受喜爱,与其独特且精湛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制作者的匠心,从原料选择到最终成型,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缺一不可。

(一)原料选择:精选食材是基础

制作南沙饼的原料看似简单,实则每一种都经过精心挑选,力求达到最佳的口感效果。

  • 面粉:首选当地南沙河一带出产的优质小麦磨制的面粉。这种面粉色泽洁白,粉质细腻,面筋含量适中,制作出来的饼皮才能既酥脆又有韧性,不易破碎。在挑选面粉时,经验丰富的制作者会通过观察面粉的颜色、闻其气味来判断面粉的品质,颜色过黄或有异味的面粉绝对不会被选用。
  • 油脂:传统的南沙饼制作多选用猪油,猪油能让饼皮更加酥脆,口感更佳。不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现在也有部分制作者会选用植物油替代猪油,但仍会保留一部分猪油,以保证南沙饼特有的风味。所选的猪油必须是新鲜炼制的,无异味,颜色呈淡黄色;植物油则选用纯度高、烟点高的品种,避免在制作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口感和健康。
  • 馅料:南沙饼的馅料种类丰富,常见的有白糖馅、豆沙馅、枣泥馅、山楂馅等,每种馅料的制作都有其独特的讲究。以白糖馅为例,选用的白糖必须是颗粒均匀、色泽洁白的绵白糖,这种白糖甜度适中,溶解后口感细腻。在制作白糖馅时,还会加入少量的面粉、芝麻和桂花,面粉能增加馅料的稠度,防止馅料过稀;芝麻经过炒制后香气四溢,能提升馅料的风味;桂花则能为馅料增添一抹清新的花香,让口感更加丰富。而豆沙馅则选用颗粒饱满、色泽暗红的红豆,经过浸泡、煮熟、碾压、过滤等多道工序,去除豆皮,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和油脂炒制而成,制成的豆沙馅细腻软糯,香甜可口。

(二)制作步骤:细致入微显匠心

南沙饼的制作步骤繁琐复杂,每一步都需要制作者具备娴熟的技艺和足够的耐心。

  1. 和面:首先将面粉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油脂和温水,温水的温度要控制在 30 - 40℃之间,这个温度能让油脂更好地与面粉融合,同时也能促进面粉的筋性形成。和面时要采用 “揣揉” 的手法,将面粉、油脂和温水充分混合,揉制成光滑、细腻、不粘手的面团。揉好的面团需要盖上湿布醒发 20 - 30 分钟,让面团中的面筋得到充分松弛,这样在后续的擀制过程中才更容易操作,不易断裂。
  2. 制皮:醒发好的面团取出后,分成大小均匀的小面剂子。将小面剂子用手掌压成圆形的薄饼,然后用擀面杖将其擀成直径约 10 厘米、厚度约 0.3 厘米的圆形饼皮。在擀制饼皮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均匀,让饼皮的厚度一致,避免出现厚薄不均的情况,否则会影响饼的酥脆度。同时,为了防止饼皮粘连,会在擀制过程中适当撒上一些干面粉,但撒粉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饼的口感。
  3. 包馅:取一张擀好的饼皮,放在手心,在饼皮的中心放入适量的馅料。馅料的用量要适中,过多会导致饼皮破裂,过少则会影响口感。然后用手指将饼皮的边缘向上捏合,将馅料包裹在里面,捏合处要捏紧,防止在烤制过程中馅料溢出。包好馅的饼坯要轻轻揉搓,使其表面光滑,然后用手掌将其压成圆形的饼状,厚度约 0.5 - 0.8 厘米。
  4. 烤制:传统的南沙饼制作多采用土炉烤制,土炉以煤炭为燃料,通过控制炉温来烤制饼坯。在烤制前,需要先将土炉预热,使炉温达到 180 - 200℃。将压好的饼坯放入铺有油纸的烤盘内,然后放入预热好的土炉中进行烤制。烤制过程中,制作者要时刻观察饼坯的颜色变化,每隔 3 - 5 分钟就要将烤盘转动一次,确保饼坯受热均匀。一般情况下,烤制 15 - 20 分钟后,南沙饼就会熟透,此时饼皮呈金黄色,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现在,随着制作工艺的现代化,部分商家会采用电烤箱进行烤制,电烤箱温度控制更加精准,能更好地保证南沙饼的品质和口感,但传统土炉烤制的南沙饼依然因其独特的风味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三、南沙饼的风味特点与食用场景

(一)风味特点:层次丰富,口感独特

南沙饼的风味特点十分鲜明,每一口都能给人带来丰富的味觉体验。从口感上来说,南沙饼的外皮层层酥脆,轻轻一咬,外皮便会碎裂开来,掉落在口中,入口即化,没有丝毫的粗糙感。这种酥脆的口感得益于其独特的和面和烤制工艺,油脂与面粉的完美融合,再经过适当温度的烤制,让外皮达到了 “酥而不碎、脆而不硬” 的绝佳状态。

而内馅则根据不同的种类呈现出不同的风味。白糖馅的南沙饼,入口香甜,白糖的甜味与芝麻的香气、桂花的清香相互融合,甜而不腻,清爽可口;豆沙馅的南沙饼,豆沙的软糯与外皮的酥脆形成鲜明的对比,豆沙的香甜中带着一丝红豆本身的清香,口感醇厚;枣泥馅的南沙饼,枣泥的甜中带着淡淡的枣香,味道浓郁,营养丰富;山楂馅的南沙饼则带有一丝酸甜的口感,能刺激味蕾,解腻开胃,适合在饭后食用。

此外,南沙饼还散发着浓郁的麦香和油脂的香气,这种香气是天然食材经过烤制后自然散发出来的,没有任何添加剂的味道,让人闻之欲醉,食欲大增。无论是作为早餐、下午茶点心,还是作为零食,南沙饼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味觉享受。

(二)食用场景:老少皆宜,无处不在

南沙饼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适中的口感,成为了老少皆宜的美食,在不同的场景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日常早餐:在承德的街头巷尾,许多早餐店都会售卖南沙饼。早上,人们买上几块南沙饼,搭配一杯豆浆、牛奶或者粥,便是一份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早餐。南沙饼的饱腹感较强,能为人们提供上午所需的能量,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 下午茶点心:下午时分,当人们感到有些疲倦和饥饿时,一块南沙饼配上一杯茶或咖啡,便是不错的选择。南沙饼的香甜能缓解疲劳,提神醒脑,让人们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片刻的放松。
  • 节日馈赠:在承德当地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南沙饼也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佳品。人们会将包装精美的南沙饼送给亲朋好友,表达节日的祝福。南沙饼不仅味道好,而且寓意吉祥,象征着生活甜甜蜜蜜、圆圆满满。
  • 旅游伴手礼:随着承德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南沙饼也成为了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伴手礼。许多游客在游览承德的美景后,都会购买一些南沙饼带回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承德的特色美食。现在,商家们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推出了各种包装精美的南沙饼礼盒,方便游客携带和赠送。

四、南沙饼的传承与发展:从贡品到街头美食

(一)走向民间:贡品的 “亲民” 之路

在过去,南沙饼作为皇家贡品,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普通百姓难得一见。但随着清朝的灭亡,皇室的特权消失,南沙饼的制作技艺也逐渐流传到民间。一些曾经在宫中负责制作南沙饼的师傅,走出皇宫,将制作技艺传授给民间的面点师傅,南沙饼这道皇家美食才得以在民间生根发芽。

起初,民间制作的南沙饼主要在一些老字号的面点铺售卖,由于其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很快就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喜爱。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制作南沙饼,南沙饼的售卖点也逐渐增多,从最初的老字号面点铺扩展到街头巷尾的小吃摊、早餐店等。现在,在承德的街头,几乎随处都能买到南沙饼,它已经从昔日珍贵的皇家贡品,变成了亲民的大众美食,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二)传承与创新:守护美味,适应时代

在传承的过程中,南沙饼的制作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许多老字号店铺依然坚守传统的制作工艺,严格按照传统的配方和步骤制作南沙饼,力求保留南沙饼最原始、最正宗的风味。这些老字号店铺不仅是南沙饼制作技艺的传承者,也是承德饮食文化的守护者,它们见证了南沙饼从贡品到街头美食的转变,也为南沙饼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不断变化的口味需求,南沙饼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在馅料方面,除了传统的白糖馅、豆沙馅等,还推出了巧克力馅、紫薯馅、抹茶馅等新口味,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在制作工艺方面,部分商家引入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实现了南沙饼的规模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南沙饼品质的稳定性;在包装方面,更加注重包装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推出了各种精美的礼盒包装,不仅方便携带和赠送,也提升了南沙饼的品牌形象。

五、总结

承德南沙饼,这道曾获康熙帝点赞的皇家贡品,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沉淀,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风味特点,从昔日的皇室珍馐,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成为了承德街头随处可见的大众美食。

它不仅是一道美味的点心,更是承德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承德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中,南沙饼既坚守了传统的制作技艺和风味,又不断进行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让这道经典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今,无论是当地百姓日常的早餐、下午茶,还是游客手中的旅游伴手礼,南沙饼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食客的味蕾,成为了承德一张亮丽的美食名片。相信在未来,南沙饼将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道兼具历史与美味的承德特色美食,也让承德的饮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和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邯郸鸡蛋布袋:炸得金黄的面皮包... 邯郸鸡蛋布袋是河北邯郸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早餐小吃,以金黄酥脆的面皮包裹鲜嫩流心的鸡蛋为核心特色,搭配咸...
痛别!凤冈锌硒茶的 “守护者”... 8月25日,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专家、遵义市茶叶行业流通协会副会长、凤冈县茶叶协会会长谢晓东...
山西刀削面配卤蛋:劲道面条配卤... 本文围绕山西刀削面配卤蛋这一经典美食组合展开,先简述山西刀削面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地位,再详细介绍刀削面...
手撕鸡脖现“白毛”,“零食很忙... 近日,来自深圳的李女士向澎湃新闻反映称,8月16日,她撕开一包“周黑鸭手撕鸡脖(香辣味)”时,发现鸡...
苏州松鼠鳜鱼的刀工与糖醋汁调配... 苏州松鼠鳜鱼作为苏帮菜瑰宝,其刀工与糖醋汁调配技法堪称江南烹饪美学的巅峰。这道菜以“形神兼备”著称,...
江苏淮扬菜系中的文思豆腐刀工要... 江苏淮扬菜系中的文思豆腐,堪称刀工技艺与羹汤美学的完美融合,其核心在于将柔嫩易碎的豆腐转化为“发丝如...
椰蓉粉还能这样玩?手残党秒变厨... 宝子们!家里的椰蓉粉是不是吃灰?别浪费!今天就带大家解锁椰蓉粉的 N 种神仙吃法,从甜品到主食,从早...
探访川菜文化魅力,香港高级公务... 8月27日,香港高级公务员团一行走进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考察川菜文化体验中心,亲身体验川...
聚焦丁点儿 “寻味贡椒・特色之... 8 月 18 日至 27 日,丁点儿食品 2025“寻味贡椒・特色之旅” 活动热力开启,来自成都、绵...
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盖饭... 最近,有游客在湖北省博物馆品尝到一款造型酷似“越王勾践剑”的米饭,感到十分新奇,并在社交平台分享道:...
王瑢:好日脚 想让一桌菜皆大欢喜的背后,藏着门道与处世学问。 闲时胡思乱想,觉得还是武松那年岁更随意潇洒。途经某...
原创 线... 上周买了两颗生菜,同一品牌的菜,在一家平台选了次日达,另一家选了当日达。结果次日达的叶子边缘都黄了,...
热水锅炉在度假村的热水供应方案 度假村作为休闲旅游的重要载体,其热水供应系统的可靠性和舒适性直接影响着游客的入住体验。相比传统电热水...
明天开始,千佛山相亲大会来了 27日,记者从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获悉, 8月29日至31日,第19届七夕千佛山相亲大会将在景区东门...
爱上海|“到屋里了!” 上航部... 8月26日起,上海航空部分航线试点恢复“沪语广播”。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时隔8年再次参与“沪语广...
揭秘郴州桂阳县的魅力 郴州桂阳县,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我曾经听朋友说过,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经过一次亲身体验...
上海之夏|南京路步行街晒出“暑... 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28日报道:8月23日至31日,“2025小黄人香蕉节”精彩亮相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