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平时煮饺子,我姥姥、我妈都得在旁边叨叨:“快搅和搅和啊!不搅一会儿就粘锅底了!” 我之前总不当回事,觉得哪有那么邪乎。结果有回周末自己煮速冻饺子,水烧开了把饺子往里一倒,就坐旁边刷手机去了。等闻到点糊味才跳起来跑过去,你猜咋着?锅底好几个饺子都粘得牢牢的,用铲子一铲,皮全破了,肉馅儿都漏出来,锅里飘得到处都是,那锅后来刷了快半小时才干净,别提多闹心了。打那以后,我煮饺子再也不敢偷懒了,手里拿着筷子就没停过。
其实说搅和饺子能防粘,我后来琢磨琢磨,还真不是长辈瞎念叨。你想啊,饺子皮不就是面粉做的嘛,里头全是淀粉。刚下锅的时候,锅底那水温度多高啊,淀粉一碰到热水,立马就软乎乎、黏糊糊的。要是饺子一直沉在锅底不动弹,那黏糊糊的淀粉不就直接粘在锅上了嘛!咱用筷子或者长柄勺子,顺着一个方向轻轻搅几圈,饺子就跟着转起来了,不会老闷在一个地方,自然就不容易粘锅底了。对了,我还发现,搅的时候不能太使劲,不然容易把刚下锅还软乎乎的饺子皮戳破,这点可得注意。
不过啊,煮饺子光靠搅和也不行,这里头门道多着呢。就说新鲜饺子吧,我妈总说 “水不开别下饺子”,我之前不信,试过一次水刚冒小泡就下,结果饺子全沉在底下,搅都不好搅,最后好几个粘在一起,煮出来都成 “饺子团” 了。后来才知道,水烧开了下新鲜饺子,饺子皮里的蛋白质能一下子凝固住,淀粉也不会全溶在水里,这样饺子煮出来又完整又筋道。那速冻饺子呢?我之前犯过一个傻,用开水煮速冻饺子,结果饺子皮很快就熟了,咬开一看,里头的肉馅还是冰碴儿呢!后来问了楼下卖饺子的阿姨才知道,速冻饺子得冷水下锅,因为它从里到外都是冻硬的,冷水慢慢升温,能让饺子皮和肉馅一起慢慢熟,煮出来的皮还不容易破。
还有啊,煮饺子中途加点凉水,这招我也是跟我姥姥学的。有回过年家里包饺子,我姥姥煮的时候,水一开她就往锅里倒半碗凉水,我好奇问她为啥,她一边擦手一边说:“傻孩子,这样饺子皮才够劲道啊!不然煮久了皮就烂了,馅还不一定熟。” 后来我自己试了试,还真是这么回事。你想啊,饺子馅比饺子皮厚多了,光用开水煮,外面的皮早就熟了,里头的肉还没透。加点凉水进去,水温一下子降下来,饺子皮就不会接着煮烂,等水再开的时候,肉馅也差不多熟了。而且我发现,加了凉水之后,锅里的水不会一直咕嘟咕嘟冒大泡,饺子也不会在锅里翻来翻去把皮撞破,挺管用的。
除了这些,我还试过些小偏方。有回我妈让我在煮饺子的水里加点盐,说能防粘。我半信半疑加了一勺,煮出来的饺子还真没怎么粘,而且饺子皮吃着还带点淡淡的咸味,挺特别的。还有一回家里剩了点葱叶,我随手扔了几片进去,煮出来的饺子闻着还挺香,后来才知道,葱叶煮的时候会出点油脂,能裹在饺子皮上,也能防止饺子粘在一起。不过这招我就试过一次,后来忘了,主要是平时煮饺子也想不到特意留葱叶。
咱煮饺子啊,真不是把水烧开、把饺子扔进去就行,这些小细节要是不注意,煮出来的饺子要么粘锅底,要么皮破馅漏,吃着都不香。我现在煮饺子,水开下新鲜饺子、冷水下速冻饺子,中途还得加两次凉水,手里时不时搅和两下,煮出来的饺子个个完整,咬一口汁水还多。对了,你们平时煮饺子有没有啥特别的小妙招啊?比如有没有人试过加别的东西防粘,或者煮饺子有啥自己的小习惯?快在评论区说说,我也学学,以后煮饺子能更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