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邦糕点制作技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时期,传承于南宋宫廷精品,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01
追溯历史
自南宋定都杭州,茶楼酒肆、店铺林立,天下名厨尽聚杭城,为杭邦点心传统制作技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时北方面点与江南食材交融,形成了以精细、清淡为特色的点心体系。后续又经过数百年的时光,不断传承发展。
到了清末民初,绍兴人孙翼斋倾其全力在杭州开设知味观,到如今依旧是杭邦点心的代表之一。初期以经营汤团、馄饨为主,以皮薄、肉嫩、个大、汤鲜、色美而闻名。之后又推出鲜肉小笼、吴山酥油、虾肉小笼、猫耳朵、幸福双、糯米素烧鹅饼等。杭邦糕点继承了南宋传统点心制作技艺的精华,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特色,知味观更是被赞誉为“杭城点心第一家”。
02
工艺特点
杭邦点心传统制作技艺完全依靠手工操作,工序技艺繁琐而精致,手工技艺有和、揉、压、搓、摁、挤、切、卷、包、折、雕等几十道工序,基本延续了南宋点心制作技艺的精华,工艺效果巧夺天工、登峰造极;其制作方式历经几代传承人的传承和发展,大致可归纳为煮、炸、蒸、煎、烤、煨、烫等制作,不同的点心品种采用不同的方式都会有与众不同的口感和特色。
03
种类丰富
杭邦点心种类丰富,例如麻酥糖、定胜糕、条头糕、绿豆糕、桔红糕、荷花酥、蓑衣饼、枇杷梗、椒桃饼等。麻酥糖据传曾是皇上、百官早朝前的点心。后来流传于民间,盛行于江南各地,杭州麻酥糖为最正宗,有黑白两款,分别用黑芝麻、白芝麻炒熟后磨碎,和糖加料后制成。黑酥糖内嵌猪油丁,甜中稍带咸味;白酥糖内嵌白糖玫瑰,清香适口。
荷花酥酥层清晰,用油酥面制成的荷花酥,形似荷花,。观之形美动人,食之酥松香甜,别有风味,给人以美的享受。枇杷梗因外形似枇杷的梗子而得名,其他地方叫落花梗、油京果、油枣,但是枇杷梗会掺以大比例的荸荠粉或芋艿粉,所以味道别具一格。条头糕是江浙地区传统特色糕点,是用糯米粉捣制糅合,裹以细沙做成长条状。
蓑衣饼因外形像蓑衣而得名。古时都在杭州吴山卖,所以又叫“吴山蓑衣饼”。现在人们不知道什么叫蓑衣了,所以改称为“吴山酥油饼”。作为杭州传统名点,蓑衣饼享有盛誉,号称“吴山第一点”。清代著名小说《儒林外史》一书中即已提及,并作赞誉。用白面粉搀和白糖,用花生油煎制而成。吃时先尝下饼外绵绵软软的砂糖,入口松脆可口又带点清凉甜味,颇具风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