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在网上买进口零食,是不是常碰到包装上满是中文的情况?我前几天还跟闺蜜吐槽呢,说买了袋泰国芒果干,拆开一看全是中文,当时第一反应 —— 这不会是假的吧?后来跟做进口食品生意的表哥聊了才知道,这里面门道还真不少。
你说这进口货,咋就不能有外文呢?其实啊,表哥跟我讲,咱国家早有规定,所有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必须得贴中文标签,连说明书都得是中文的。不是说国外生产的时候就印中文,大多是国内经销商进来以后,按要求贴上去的。就像我上次买的韩国海苔,一开始也慌,后来翻到标签上写着原产国韩国,还有经销商的地址电话,表哥帮我查了下经销商资质,才确定是正经货。
不过也不是所有全中文包装都靠谱,我那邻居阿姨就踩过坑。她买了罐号称新西兰进口的奶粉,包装上全是中文,结果冲的时候结块特别严重,后来才发现连生产日期都印得模糊不清。所以辨别这事儿,还得自己多上点心。
我现在买进口零食,先会翻来覆去看标签上的信息全不全。你想啊,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这些肯定得有吧?还有原产国和保质期,少一样都不行。上次帮我妈买日本饼干,就见过标签只写了 “日本进口”,没具体生产地址的,我直接就退了 —— 谁知道是不是小作坊仿的。
对了,经销商信息也特别重要。之前我朋友买进口巧克力,吃着发苦,想找商家说理,结果包装上就一个模糊的公司名,电话都没留,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所以现在我只要看到经销商信息不全的,再便宜也不买。
还有个小细节,不知道你们注意过没,以前进口食品上常有个激光的 CIQ 标志,现在好像少了,但要是没有这个标志,咱可以让商家出示 “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表哥说这证书是检验检疫局发的,上面连生产批号都有,要是商家拿不出来,那这货十有八九有问题。
哦对了,条形码也能当个参考。我之前记过几个常用的,国内是 69 开头,日本 49,韩国 88,美国 00。上次在直播间看到一款德国进口糖果,条形码却是 69 开头,我当场就在评论区问了,主播支支吾吾半天没说清楚,后来那链接就下架了 —— 你说这不是心虚是啥?
说实话,现在网上卖进口零食的店太多了,有的图省事,连标签都贴得不规范,更别说假货了。我现在买之前,还会随手搜一下品牌官网,看看有没有国内经销商的授权信息。大家平时买的时候,还有啥特别的办法吗?比如有没有人会尝味道辨真假?我总觉得进口零食的口感跟国产的有点不一样,但又说不准具体哪儿不一样。评论区跟我聊聊呗,下次再买的时候也能多学点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