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翻过《宋史》,里面提到过谁谁是上党人,因此明了上党应该是一个地区。如今游历长治,又提到上觉,这个城市还有个上党区。后来查资料了解历史上“上党地区”(包括今长治市、晋城市大部及周边部分县域),至今这些地方仍保留着该区域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在古代由于上党地区的地形地貌,还有海拔明显高于相邻的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太原盆地、所以在地理上就被称为“上党台地”,于是也有了得上觉者得天下之说。
上党门当年是潞安府衙的一部分。潞安府衙始建于隋开皇年间,上党门也就是上党郡的衙门,也是该郡署的大门。现存的上党门和两侧的钟鼓楼为明代建筑,是潞安府衙中最具代表性的建选择已有内容 筑之一,历史上的顺序是先有上党门.后有潞安府.最后才有长治市,当前搜索长治旅游景点,必定有个上党门,因为是在市内.实在是大方便了.千是在接近傍晚不十分炎热的时候我们从入住的酒店散步就来到了位于上觉区的上觉门。
从后面入内初初看过去.还真没看出这是一个景区,没有围墙不要门票,就像逛街心花园。
穿过绿林穿过空地,也路过那些闲坐聊天的老者还有玩耍的孩童,就看到了上党门主体建筑的区域,这是一座有着一千多年的衙门口。这里留下了元代石狮守门,明代钟鼓楼屹立。有道是“—座上党门,半部长治史”
上党门内侧东边屋檐下竖立着一块明代《新开潞安府治记》 碑。碑文记载了将潞州升为潞安府之事,以及增设长治、平顺二县的缘由和重要性等。往往石碑是历史最有力的佐证,可惜多数文字都不能连贯阅读,经常是残缺不全和模糊不清。
穿过门洞,走到大门正面回头细细观察。见大门为单檐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两侧有青砖砌筑扇面墙,灰脊灰兽,简板布瓦,建筑绝无富丽堂皇却自有一种庄重气象。
门楣上方."上党门"三字匾额巨大.笔力遒劲
分立两侧的钟鼓楼,原本青灰,此刻正被夕阳镀上金色,让庄严古朴的它们竟带了点现代的味道,特别是那花砖墙,怎么看都像某大院院墙。钟鼓楼上分别有牌匾书写隶书体的"风驰”、“云动”
洁白的石栏杆引一溜楼梯向下,下楼回头仰望上党门这组建筑,从视角上看有点难以相信它的后面己经什么都没有了。潞安府衙全盛时期亭堂楼宫有280 余间,如今它们都不在了。岁月真像面沙画那只手,抹掉重面只是平常,可叹我们这些前来探看历史的游客只能在所剩的点点滴滴里追想它曾经的辉煌。
隔着一条马路就是车水马龙、人间烟火的市井.孩子们在上党门前楼梯上玩耍的身影.就是时光更迭的最好诠释。
上一篇:威海现状,再也不听,网上乱说了
下一篇:大自然书写的山川#太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