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就正式出伏了!老祖宗传下的话可一点不假:“出伏不养,一年白忙”。三伏天耗尽的气力,得靠这阵子好好补回来,为秋冬打底子。此时最忌贪凉,那些冰西瓜、冷饮子得收一收,它们虽解一时之渴,却容易伤着咱娇贵的脾胃。
秋意初萌,正是“贴秋膘”的好时候。多吃些温润滋养的肉食,把夏天流走的精气神一点点补回身子骨里。这三样肉食,顺应时节,滋养不燥,是秋日餐桌上的“补益三宝”:
一、牛肉:温厚滋养,补中益气,强健筋骨。秋日吃它,像给身体添了把柴火,暖而不燥。
推荐食谱:土豆炖牛肉
出伏后的秋风一起,胃口也像被风吹开了一样。这时候,一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土豆炖牛肉端上桌,浓郁的酱香裹挟着肉香扑面而来,还没动筷子,心已经暖了半截。
1. 备料:牛腩或牛腱子肉切块,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出血沫,洗净沥干。土豆、胡萝卜滚刀块,洋葱切块。
2. 炒香:热锅凉油,下冰糖小火炒出糖色(怕麻烦可省略,直接煸炒牛肉),倒入牛肉块翻炒上色,烹入料酒、生抽、老抽。
3. 炖煮:加入足量热水没过牛肉,放入姜片、葱段、八角、桂皮(或直接用炖肉料包),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或用高压锅压20分钟)。
4. 加菜:牛肉炖软后,加入土豆、胡萝卜块、洋葱块,调入适量盐,继续炖15-20分钟至蔬菜软烂入味。最后开大火稍微收浓汤汁,撒点葱花即可。土豆吸饱了牛肉汤汁,沙沙糯糯,牛肉酥烂不柴,汤汁拌饭更是绝味!
二、鱼肉:高蛋白又易消化,健脾胃、益气血。鱼肉细嫩鲜美,秋日喝碗鱼汤,鲜到心坎里。
推荐食谱:小油菜鲅鱼丸子汤
秋天的鲜,就藏在这一碗清亮鲜美的鱼丸汤里。鲅鱼肉细嫩少刺,打成鱼糜做成丸子,口感Q弹嫩滑。几棵翠绿的小油菜一烫,清清爽爽,汤色透亮,入口是纯粹的鱼鲜,带着一丝蔬菜的清甜,温润地滑入喉咙,滋润着被燥气侵扰的脾胃。
1. 备鱼茸:新鲜鲅鱼取肉(或直接买鲅鱼净肉),用刀背或勺子刮成鱼茸(或用料理机打),仔细挑出小刺。
2. 调馅:鱼茸加少量葱姜水(葱姜拍碎泡的水)、一个蛋清、少许白胡椒粉、盐、一小勺淀粉,朝一个方向用力搅打上劲,变得粘稠有弹性。
3. 煮丸子:锅中烧水,水将开未开时(锅底冒小泡),转小火。手沾水或油,虎口挤出丸子,用勺子刮入水中。待丸子全部浮起,再煮1-2分钟即熟。
4. 烫青菜:撇去浮沫,放入洗净的小油菜(或小白菜),烫软即可。
5. 调味出锅:关火,调入适量盐、白胡椒粉,滴几滴香油提香。汤清味鲜,丸子嫩滑,青菜爽口,一碗下肚,通体舒泰。
三、鸽子肉:民间有“一鸽胜九鸡”的美誉。它性平味咸,入肝肾经,是滋阴益气、调补虚劳的好手。
推荐食谱:山药胡萝卜香菇蒸鸽肉
若论秋补的“清润之选”,鸽子肉当仁不让。它没有牛羊肉的厚重燥气,却有着独特的滋补之力。搭配山药、胡萝卜、香菇一同清蒸,做法极简,却最大程度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与本真营养。蒸好的鸽子肉细嫩脱骨,山药粉糯,胡萝卜甘甜,香菇吸足了鲜美的汤汁,所有的精华都浓缩在这一盘里,温润平和地滋养着身心。
1. 处理鸽子:乳鸽一只处理干净,斩成适口小块。用清水浸泡一会儿去除血水,沥干。
2. 腌渍入味:鸽块加姜片、葱段、料酒、少许盐、白胡椒粉、一小勺蚝油(或生抽)、少许淀粉抓匀,腌制15-20分钟。
3. 备辅料:山药、胡萝卜去皮切滚刀块或厚片,干香菇泡发后切块(鲜香菇直接切片)。
4. 码盘蒸制:取一个深盘,将腌好的鸽块铺在盘底,上面均匀铺上山药块、胡萝卜块、香菇块。可淋上少许泡香菇的水或清水增加湿度。
5. 上锅蒸:蒸锅水开后放入盘子,大火蒸约25-30分钟,或至鸽子肉熟透、山药胡萝卜软烂即可。出锅后撒点葱花点缀。鸽肉嫩滑,汤汁清甜,山药的粉糯与菌菇的鲜香交织,是润物细无声的秋日滋养。
饮食之道,贵在顺应天时。收起贪凉的心,让那些带着凉意的“寒物”暂且退场。好好吃饭,吃对食物,用牛肉的温厚、鱼肉的鲜润、鸽肉的清补,稳稳接住秋凉,日子才能过得温煦绵长。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