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又放大招了!”
前几天喜茶首次上新两款茶特调饮品,收获大量好评,还引起行业关注。
我发现,很多茶饮品牌的菜单上都悄悄出现了这个新品类。一批茶特调专门店登上区域好评榜TOP1。
用品鸡尾酒的方式喝茶,是茶饮新趋势?
喜茶连推两款
茶特调悄然流行
最近,茶饮行业悄悄冒出一股新风潮:做特调款。
8月13日,喜茶推出首款“茶特调”系列饮品:芭乐雪毫茉王,将芭乐清新的果香融入风味云顶,茶底选用九次窨制的雪毫茉王、与牛乳组合,清爽之中带着厚度。
次日,喜茶在茶坊上架第二款茶特调饮品——黄皮九窨茉王,仍以九窨茉王茶底为风味主心骨,加入少许具有明亮酸感和果香的黄皮汁和苹果汁,最后用径山抹茶添上一丝回甘。
这两款饮品一上市就收获大量好评,网友评价:“感受到了喜茶的实力”“这是喜茶今年的大招吗?”
最近,茶颜家族旗下的小神闲茶馆也上新了一款以杏子果酱、岩韵大红袍、柠檬调配的名优茶特调,“爱杏人狂喜,和大红袍太搭了”。
此前,Bonjour本就茶饮在6月推出酸木瓜特调,将香水柠檬与花魁茉莉茶冰摇,融入带有独特风味的酸木瓜和桃子,网友评价“一口体验酸、甜、香三重滋味”。
茉莉奶白也曾在深圳的摩登茶坊,推出限定针王特调combo,一茶三喝,不少尝试过的网友直呼:“喝了就不用去咖啡节了,希望全国上架”。
我发现,在上海、成都、南京等一线城市,主打茶特调的小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头”。
比如MAMAHECHA妈妈喝茶,已经在上海、江苏丹阳、镇江开出3家特调茶专门店,创意调配出了复合中式茶香气的茶特调产品,三家店都登上了区域好评榜TOP1。
位于上海静安区的茶吉茶利,主打茶特调,一整面墙放满各种风味茶叶,比起传统茶饮店,更像一个茶饮实验室。
成都在会茶店推出的特调茶2.0系列,涵盖花香木质调、果香草本调等多款饮品,网友评价:“每款特调都像在拆盲盒,想不到喝茶还有这样的体验。”
有人说这些茶特调像“奶茶版的Dirty”,也有人说这是“鸡尾酒风格的茶”,别有一番风味。
事实上,早在去年,咖门就关注过“一茶三喝”,茶饮开启“精品化”探索。如今流行的茶特调又有什么新花样?会是新的产品趋势吗?
像品鸡尾酒一样喝茶
茶特调有多大潜力?
在奶茶、果茶卷无可卷时,特调茶的出现,似乎给茶饮带来了“还可以这样做”的新可能。
茶特调到底是什么?有多大市场?我与一些茶特调专门店的经营者和资深研发聊了聊。
1、茶更“讲究”,风味更突出
茶特调和普通茶饮的区别,可以理解为特调咖啡和商业咖啡的关系。咖门2025新饮力大赛季军阳倩告诉我。
茶特调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饮品概念,通常指以茶为主要基底,通过融合其他食材、风味或调制手法,突破传统饮茶方式,创造出独特、精致且带有一定实验性风味体验的饮品。
像特调咖啡会选用不同产地、不同处理方式的咖啡豆一样,茶特调饮品比较注重对原料的选择,更重视茶底的香气、原料的风味,以此来实现整杯饮品的辨识度。
例如喜茶这次上新的两款茶特调,茶底选用九窨雪毫茉王,分别用清甜芭乐、微酸黄皮烘托茶底的清香,整杯饮品实现升级的香气与体验。
业内研发称,风味独特、品质上乘的茶与其他原料的适配性更高。风味表现突出,足够干净,这样的茶在萃取和搭配上有更多选择。“好喝、惊艳的产品,消费者一喝就懂了”。
2、拼配更“精准”,实现1+1>2的效果
观察特调茶专门店的菜单可以发现,不同于传统奶茶“茶+奶/水果”的简单组合,也不同于单纯的茶底拼配,特调茶多用水果、花香、盐感、发酵等丰富元素实现风味层次。
比如,妈妈喝茶的上海味道特调,茉莉茶香与白巧相融,点缀青柠,口感丰富,网友反馈:“能喝出一股神奇的酱香”。
“我们每一款产品都会介绍清楚茶叶的产地、工艺、风味特征,还会解读前调、中调、后调适合配什么。”妈妈喝茶CEO顾杏解释道。
这种对原料和搭配的精细化处理,让特调茶在风味上形成了区别于传统奶茶或果茶的独立感:茶感明确、配比讲究、风味有记忆点。
对风味的精准打磨,也让茶特调产品在同质化严重的茶饮市场,有了更多被记住的可能。
恰好契合不再满足于“小甜水”的消费者,以及他们对“健康、精致、风味感”的饮品期待。
3、体验感强,“具象化”一杯饮品的高价值感
在出品形式上,茶特调专门店通常采用“吧台调饮”模式。
包括现场冲泡、冷萃工艺,分层调配与奶泡打发,具有一定的仪式感和观赏性,因此特调茶多在门店空间中承担“体验型饮品”的角色。
例如一茶三喝、分子处理、氮气云顶等,都是茶特调常用的呈现方式,增加消费者的感官体验。
在上海Te Tea作为特调茶专门店里,每一款特调茶饮都是现场制作,一客一时,让到店的每一位顾客都能体验一杯茶饮的物有所值。
初茶去年限量上新的“一茶三喝”,出餐时,店员会现场烤肉桂、磨柠檬皮,边做边介绍,强化顾客的饮用体验。
茶特调,正开启行业新想象
目前,茶特调在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定义,但不少资深研发认为,它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创意表达路径。
独立的特调茶小店,拓宽了消费者对新中式茶饮的想象力,“原来茶饮可以这样呈现、这样喝”。这些门店从茶底、配料、体验等细节切入,将“茶也可以调”的概念做了具体化表达。
而越来越多连锁品牌的入局,则承担了另一个角色:用更稳定的产品力和更亲民的价格,帮助更多人完成“第一口”的尝试。
目前来看,茶特调更像是品牌菜单里的“形象担当”,承担起吸引关注和传达调性的重要功能。
茶特调专门店在细节和风味上的深入探索,与连锁品牌推动市场教育的广覆盖形成互补。创意与实践正在共同激发行业的新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