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正坐在店里玩手机,突然听到有人“ei”了一声,抬头一看,是那个好喝酒的残疾小伙。
“给我拿一瓶五块的酒。”他坐在电三轮上说。
我嗯了一声,起身从货架上拿了一瓶五块的酒,这次他只要了白酒,没有要啤酒和大瓶雪碧,我就没有用礼盒袋装,而是拿了一个黑袋子把酒装里了。
就在我装酒出去拿给他的同时,也在偷偷观察他的动作。他没有穿上衣,下身穿了一个长裤子,掏了几下左边的裤兜,什么也没有掏出来。
等我出去,走出店外,把酒递给他,他站起身,把酒放在座位后面,说五块钱忘拿了,等会给我拿过来。
“俺不赊账。”说着,我抓起那瓶酒,拿回了店内。
“你这人……”他没有说完,骑着电三轮走了。
过了将近一个小时,他骑着电三轮又过来了,这次还带了一箱空酒瓶,一箱空酒瓶可以换一罐500ml的啤酒。
我又把那瓶五块的酒连同这个易拉罐的啤酒都装进一个黑袋子里递给他。接过他的五块钱,又把那箱空酒瓶卸了下来。
他说都是经常买你的东西,赊五块钱都不赊。我笑笑说了句,我不赊账。
其实这样的事情,是第二次发生,上次是好几年前了,那次我把酒放在他车兜里,他掏了半天,没有掏出来钱,就要骑着电三轮走。我眼疾手快,上去把酒拿了下来。
为什么不赊给他?他是一个后天残疾的人,平时没什么收入,却是一个酒鬼。这样的人,你只要纵容他一次,他会经常来赊账,越赊越多,最后肯定不来了。就算你去他家里要账,指定也不好要。
越是经常来店里买东西的人,越要注意,尤其是他要赊账的时候,他肯定想利用你的善心,以为大家很熟了,不好意思不赊账,何况前几次他赊得钱数少,会按时还账,树立自己的诚信。
这样的事情我是经历过,前段时间有一个年轻男子,每晚都来买槟榔和香烟,偶尔也买瓶饮料。买着买着,钱开始不够,欠个一块钱二块钱,说第二天还。
前两次都还了,等到第三次,他突然赊了几十块钱,我拒绝了,我说我们店本来就不赊账。再说了,我跟他并不熟,甚至我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住在哪,万一以后赊的多了,突然出去打工了,找谁要账啊。
我们村就有个这样的人,跟我同姓,但没有亲戚关系,我喊他叔。据说他年轻的时候,去一个地方打工,经常在一个小卖部买东西。
那个小卖部的老板娘很年轻,一来二去,他跟那个老板娘就熟了,还认为做干女儿。然后就开始赊账,到了年底,赊了好几万。
等他过年回家,到了第二年,再也不去那个地方打工了,又换了新的地方, 欠人家的钱也不还了,人家也联系不到他。
真心说,活着不容易,不要太实诚。有道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还是很有道理。再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多个心眼,避免吃亏上当。
你说呢?关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