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新闻网讯(记者 蒋宇欣)“呜——”昨天上午,在兰溪兰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载满游客的复古小火车穿行于水杉林与茶园间,蒸汽白雾与湖面水波交织成画。“很有创意,今天天气也特别好,真的有几分宫崎骏动漫里的那种感觉。”来自武义的游客林伊兴奋地举起手机录了一段视频。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在社交平台上被“千与千寻同款火车”的标签吸引而来。
“时光小火车”轨道全长约1.6公里,乘坐一圈大约需15分钟,是兰湖的热门项目之一。“自运营以来,人气确实很高,尤其受到亲子家庭的喜爱。一般周末的客流量在300人左右,像‘五一’‘十一’这样的小长假,单日客流量最高可达4000多人,营业额约30万元。”小火车项目工作人员葛洁瑶笑称,繁忙时,小火车一天下来几乎不停歇,都要跑冒烟了。
游客的赞誉和商家的认可,离不开好生态的支撑。兰湖旅游度假区总规划面积21.85平方公里,以“湖静谧、茶清新、溪灵动、田秀美、林自然”为特色,拥有纯净自然的湿地、潺潺灵动的溪流、肥沃秀美的农田和郁郁葱葱的林木。
如此和谐宜人的景致,得来却实属不易。2012年4月,兰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成立之初,环境状况与度假区形象相去甚远。当时,度假区内还有一片养殖场,猪圈、鸭舍随处可见,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私搭乱建现象也屡见不鲜。除了养殖产生的污水,周边的生产、生活污水也直接排入,导致污染严重。
为改变这一现状,兰溪结合“五水共治”和兰湖景区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提升改造工作。“当时共关停了223家养猪场、12家鸭场,将肥水养鱼改为清水养鱼,并对库区进行了清淤轮疏。”兰溪市赤山湖旅游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综合管理科科长刘艳告诉记者。
鸭棚拆除后,如何利用这片土地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兰湖是兰溪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何不将鸭棚区变废为宝,吸引新业态入驻?很快,拆迁空地上建起了风情小镇,并以鸭舍的谐音命名为“雅舍”。在人为治理和自然修复的双重作用下,兰湖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兰湖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部分指标达到Ⅱ类。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具发言权。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选择在兰湖越冬、栖息、繁殖。目前,兰湖及其周边区域已监测记录到170余种鸟类,包括彩鹮、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等一级保护鸟类,以及鹗、白琵鹭、鸿雁、小天鹅、白鹇等二级保护鸟类。这份“鸟类户口簿”使兰湖先后获评浙江省首批观鸟胜地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鸭舍变“雅舍”,拆的是棚,聚的是人气。出于吸引更多游客以及打破单一门票收入经营模式的考量,兰湖自2023年元旦开始向全国游客免费开放。免门票后,景区通过打造游船观光车、水上项目、小火车、无动力乐园、马车、垂钓基地等新业态来提升景区收入。
截至7月底,本年度已有34.9万人走进兰湖研学、观鸟。“眼下,我们还在不断拓展新业态,恐龙博物馆项目已经进场施工,预计将于10月开始试营业。”刘艳表示,从“污水横流”到“百鸟翔集”,从“养殖洼地”到“旅游高地”,从“门票依赖”到“沉浸体验”,好生态既成了吸引游客的“磁石”,也成了滋养产业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