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策文旅:城乡文旅发展战略策划、文旅项目创意策划
这是创策文旅的第 326 期分享
作者 l 小利
来源 l 创策文旅
今天分享文旅小景区低成本引流的两个偏方:“梗梗”相应和“帧帧”相传,当对于那些高大上的文旅运营项目,可能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新视觉。
通常来说,文旅景区的打造和运营是需要相当费用的,而且投入与产出也不一定成正比,也就是说投了很多资在里面,也不一定有多少人去,不一定产生多少效益。
而对于文化和自然资源都比较匮乏的小景区或营地,就更不用说了,要资金、要资源都拼不过实力强大的大景区。这时候要逆袭,要引流,要出圈打爆,怎么办呢,今天分享两个低成本且有效的“民间偏方”。
第一个是“梗梗”相应
先来说“梗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给景区造一个“梗”,这个“梗”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让游客参与感极强的并让他感到快乐的产品设施或活动,另一个是“一个词”或“一句话”的语言“梗”,游客不经意间说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热“梗”,比如“ city 不city”就是个语言热“梗”,还跨越国界了。
造“梗”就是制造快乐,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文旅产业的本质就是快乐产业,快乐与文旅场景及设施的投资高昂并没有直接关联,快乐是一种随时可以触发的心情,有时候造快乐的成本是很小的,越原始的越快乐,比如一个小树枝或一根绳都可以给景区造一个“梗”并让游客开心的玩“梗”。
我们来看几个实际例子。比如某景区有猴子,猴子非常聪明,喜欢拔手上的“刺”,运营人员就将几截枯树枝贴在手臂上,故意向猴子求教,“猴哥猴哥我被刺了,快来救救我,帮我拔刺”,猴子就有一种当“医生”的严谨感,把小树枝一根根从他手上拔掉,人与动物的表演式互动很容易吸引游客或观众驻足观看,这时候线上线下都容易带来流量。
再比如某一个乡村池塘边,老板都没有意识到他那里会有发展成一个农文旅景区的潜质。他开发了一个“水岸吊绳”的游乐项目,有些像原始的荡秋千,就是一根非常结实的绳索打几个圈吊在一根粗大的水泥杆上,可以一个人吊绳沿水岸转圈,也可以多人一起转,我看到每一个来玩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快乐,最开始可能是村庄周围的人来玩,慢慢的越来越吸引人气,甚至出圈成为一个网红景点了,这就是绳造的“梗”,还有一个景区造了一个野人“梗”,就是雇人在景区里扮演野人的项目,据说一晚上有上千人去应聘,游客量也成倍增长了。
所以景区不怕没资源,也不怕没人,就怕不会造“梗”,只是不管造什么“梗”,需要注意的还是安全第一。
第二个是“帧帧”相传
“帧帧”是小视频的组成单位和特定片段,“帧帧”相传就是“梗梗”相应的快速传播,可能文旅景区的某一单帧画面或视频片段不经意就在互联网上走红了,由网民形成的自发的大量的传播,带动游客前来旅游打卡。
“帧帧”相传往往基于视频梗或文字梗的冲击,突然的无声无息的无预兆的带来巨大的流量,爆发快,传播也快,游客的旅游体验就是这些流量带来的。比如上述的水岸吊绳项目,一个胖妹妹与她的两个“护驾”的快乐转圈游戏把我也逗乐了,快乐是有传染力的,也主动帮着他们传播,也想有机会去现场体验一下。想想看游客或观众愿意主动传播相对于请达人或投流传播,哪一个没有成本,哪一个成本更高呢。
“帧帧”相传的最高境界是让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共鸣奔流成河,像打了一针兴奋剂和快乐针。比如某蹦极景区游客从92米高空自由落体坠入天坑的“帧帧”带给游客极大的视觉冲击,这就是产品设计的视觉梗,如果他还有一句好的文字梗就更有情绪价值了。再比如某草原景区因为文字梗带来的美好联想,这里“不是瑞士是xx”,反倒引起人们对瑞士的美好遐想而吸引大量自驾游客前往。
事实上,“帧帧”相传是最容易形成一种循环传播的,游客从观看,到下单,到旅游体验,再到分享传播,形成再循环,但这一切,必须要有前面的“梗梗”相应。
小结:
总之,我想表述的是,“梗梗”相应、“帧帧”相传,他们是相互依托,互为一体的,是文旅小景区低成本引流的八字秘方,其核心本质就是创意的特色产品和快乐的价值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