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新模式新场景点燃缤纷夏日,带“热”暑期消费,点燃夏日经济引擎。
7月26日,在第十届哈尔滨西餐文化节开幕式现场,花车巡游队伍前面的演员在中央大街上表演舞蹈(无人机照片)。
作为中外闻名的“冰城”,哈尔滨的夏天也在不断“焕新”,来哈尔滨“避暑游”备受青睐。
近年来,哈尔滨不断挖掘历史底蕴,加快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老建筑活化利用。文旅新题材新亮点不断涌现,哈尔滨旅游逐步实现从“冬季爆点”向“四季长红”转型。
新华社发(刘洋摄)
炎炎夏日,消暑避暑成为游客主要旅行选择,各避暑胜地热度居高不下。
7月5日,游客在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体验骑马。
兴安盟阿尔山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著名避暑胜地。近年来,当地依托秀美的生态环境资源,积极拓展夏季避暑特色旅游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避暑游玩。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室内滑雪等“新玩法”也成为别样的清凉之选。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7月以来,全国室内滑雪与冰雪乐园预订量同比翻番,室内冲浪、室内海钓、室内赶海、室内攀岩等新业态遍地开花,搜索热度环比增逾10倍。
7月13日,小朋友在江苏南京一处室内滑冰场滑冰。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催热暑期“清凉经济”,多样化消暑体验和消费场景释放夏日经济活力。
新华社发(苏阳 摄)
随着各类新业态不断涌现,不少地方逐渐摆脱“夜经济”就是餐饮小吃、闹市经济的传统思路,逐渐形成购、食、宿、文、娱、健、养等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夜间出游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约20%。
7月31日,在牡丹江市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现场,医务人员(左)与问诊市民交流。
近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迎客,来自当地30多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为市民提供把脉、艾灸、按摩等义诊和健康咨询等服务,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新华社发(张春祥 摄)
大江南北人气旺、文旅热、消费兴,呈现出一幅“热”力四射、生机勃勃的经济图景。
编导:罗林岚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