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我还在上大学,学校后面有商业街,那条街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餐馆,其中有不少就是过桥米线的餐馆。
那是我第一次吃过桥米线,虽然价格有点贵,要15块钱一碗,但是味道却是让人念念不忘,大学四年,我最少吃了上百碗的过桥米线。
后来参加了工作,在外面吃饭的时间变少了,随着外卖的兴起,随着各种层出不穷的美食出现,曾经满大街的过桥米线,如今却越来越少了。
曾经风靡全国,火爆的过桥米线,为何如今却是越做越难吃,甚至在大街上都找不到过桥米线的身影了?4大原因直接劝退顾客
许多老顾客感叹:“现在的过桥米线一点都不正宗,吃过一次就不想再去了,4大原因直接劝退顾客。”
1、做法不正宗,失去传统风味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过桥米线起源于云南的蒙自,其精髓在于“一烫、二鲜、三丰富”:利用滚烫的高汤现烫米线,搭配鲜嫩的肉片、蔬菜和菌类,汤底浓郁鲜美。
然而,事实上许多过桥米线的餐馆为了追求效率和标准化,完全背离了传统做法,甚至直接将过桥米线改成了汤粉。
比如传统过桥米线需用鸡骨、猪骨、火腿等熬制数小时,而现在很多店铺直接用味精、骨粉勾兑,汤色浑浊,鲜味不足。
再比如配料方面,正宗的过桥米线应包含生鱼片、鲜虾、火腿、鹌鹑蛋等多种配料,但如今很多店只给几片薄如蝉翼的肉,用冷冻食材代替新鲜食材。
许多云南本地人表示:“在外地吃的过桥米线,根本不是那个味!”当一道美食失去最核心的传统风味,自然难以留住顾客。
2、口味越来越差,食客失望而归
除了做法不正宗之外,现在的过桥米线味道更是大不如前,以前过桥米线的餐馆都是自己现熬汤底,一般选用猪骨或者是鸡肉进行熬汤。
这样熬出来的底汤,吃起来口感鲜美丰富,而如今为了节省成本,过桥米线餐馆都不自己熬汤了,用的是骨汤膏等黑科技,一口喝下去,全是科技的味道,毫无层次感。
以前的过桥米线餐馆用的调味料,不管是辣椒油还是酱油生抽都是品质高的,而如今就连剁椒都是添加剂,口感吃起来变得不伦不类。
我上次吃蒙自源的过桥米线,汤像刷锅水,肉片嚼不动,米线一夹就断,简直是在侮辱这道美食,当顾客的体验一次次被辜负,自然不会再光顾。
3、价格虚高,毫无性价比
过桥米线曾经是平民美食,价格亲民、分量实在,以前一碗15块钱的过桥米线,足够两个人吃,甚至有的门店还可以加粉进去。
而如今去蒙自源吃一碗最普通全素的过桥米线,都要25块钱以上,如果是带肉最少30以上,更关键的价格变高了,但是分量却是缩水一大半。
只有碗变大了,汤汁稍微便多了一点,其他的米粉减少了,配菜减少了,加一份米线还要额外收费,价格虚高,毫无性价比可言。
消费者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不愿意花冤枉钱。当一碗米线的价格逼近一顿正餐,却无法提供相应的品质时,顾客自然会用脚投票。
4、过桥米线没有竞争力
如今的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多样化,就拿米线这个品类来说,江西米粉,湖南米粉,广东米粉,都在不断崛起。
还有螺蛳粉,五谷鱼粉、酸菜鱼、麻辣烫等更具冲击力的美食抢占市场,而过桥米线仍停留在传统模式,缺乏创新。
许多新兴品牌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吸引年轻人,而过桥米线店大多缺乏活力,口味下降,品质下滑,逐渐逐渐失去竞争力,被边缘化,无人无津了。
真正的过桥米线其实非常美味,但是奈何如今的过桥米线店做法都不正宗,为了端起利润,忽视品质口味,逐渐没落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