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数智营销新时代 擘画同心赢未来”西凤酒15年6年品牌2025年上半年营销总结大会上,一场直观体现厂商合作理想关系的隔空对话引起行业热议。
陕西禧福祥集团董事长王延安饱含深情地表示,西凤酒15年6年品牌稳步增长的市场成绩是厂商精诚合作、共同奋斗的硕果,也是深厚情谊的见证。而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陕西西凤酒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艳花也同样充满深情地做出回应:二十五年品牌锻造来之不易,情谊弥足珍贵。
朴实无华的话语仿佛“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秦风回响,折射出的却是西凤酒历经二十余年构建的独特厂商生态。这种生态既非简单的利益捆绑,亦非单向的资源输送,而是在传统与现代、博弈与共生中生长出的行业典范。
大会现场,禧福祥展示了数智化营销赋码项目,诠释着对厂商一体化的现代理解。
自去年起,西凤酒15年6年品牌全面落地“一物四码”数字化系统,赋予每瓶产品"可识别、可追踪、可互动"的智慧属性,成功打通从生产溯源、渠道流通、终端陈列到消费者反馈的全链路闭环,这一数智化工具为营销活动注入了强劲动能。
以“喝西凤6年·中雅迪电动车”为代表的抽奖活动为例,西凤酒15年6年营销团队通过高频次、高转化的互动设计,推动今年单日开瓶量、扫码参与度及抽奖活动热度均创下新高,社交平台上用户自发晒单内容持续扩散,有效强化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参与体验与品牌好感。
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资源为精准把握消费需求、优化营销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可以做到西凤酒15年6年的每一瓶酒的全周期监控,从源头上杜绝窜货现象。
今年上半年,西凤酒15年6年品牌在终端动销领域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实名注册终端门店突破近11000户,扫码量达64.3万瓶;试点区域动销率显著提升23%,实名注册终端商户数量较2025年2月环比增长35%。
这些直观的增长数据诠释了西凤酒15年6年品牌“不以销量论英雄,而以精准动销为豪杰”的价值追求,用更精细的市场深耕,取代简单的规模扩张,让每一份市场反馈都成为动销提质的关键注脚。
与其说王延安是在新的市场变化中产生了新的品牌经营理念,不如说他是将“砂锅炖豆腐”的经营哲学,与数字化技术的“精准赋能”进行了深度融合。前者是深耕行业多年沉淀的“匠心底色”,以扎实的终端服务、细腻的市场洞察做基础,如同砂锅慢炖般让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有温度的深度缔结;后者则是以科技作为催化剂,让“砂锅炖豆腐”式的精细化运营有了更清晰的火候刻度。
这种基于共同价值追求的经营思想,在西凤酒的经销体系中并非个例——禧福祥的"砂锅炖豆腐"、华山论剑的"十年磨一剑"、长宇酒业的"7(七个加强)+1(一个坚持)"等特色实践,都为西凤酒注入了强大的周期抵抗力。
西凤酒与经销商之间的紧密联结,早已超越了省内市场的边界。
自张正接任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以来,西凤酒的全国化进程便开启了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浙江商源、百川名品、山东新星、泰山名饮、厦门象屿等各地大商,正是在这一时期与西凤酒携手同行,成为其全国化布局的重要伙伴。
2019 年,浙江商源集团与西凤酒深度携手,共同成立浙江宝凤、江苏宝凤两家共管子公司,创新采用 “平台 + 合伙人” 模式运营。通过经销商、员工、商源共同持股的方式,双方实现了利益与目标的深度绑定。依托江浙沪 10 万终端店资源,浙江商源仅用 20 天就完成了浙江近 70% 县市的招商布局。对此商源集团董事长朱跃明表示,这种模式将西凤酒与商源的优秀员工凝聚成有机整体,对团队统一管理、效率提升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2021 年,西凤酒与百川名品携手布局安徽市场,成为 “品牌方 + 大商” 合作的典范。西凤酒凭借名酒基因、产品品质及品牌影响力,提供战略支撑与产品资源;百川名品则发挥渠道网络优势、市场运营能力及区域深耕经验,在被誉为 “铜墙铁壁” 的安徽市场迅速打开局面,为西凤酒的全国化在华东地区落下关键一子。
西凤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周艳花陪同河南亿星实业集团名誉董事长李士强参观西凤酒厂
在河南市场,西凤酒与河南亿星酒业的合作,则书写了厂商共赢的独特范式。多年来,西凤酒持续输出 “三产融合” 经验与市场渠道资源,助力河南乡村产业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亿星集团则凭借本地农业资源与市场洞察,反哺西凤酒的供应链建设与乡村市场布局。双方不仅实现了经营层面的互利共赢,更通过 “市场联动 + 产业协同” 模式,共同推动了河南及周边乡村的经济振兴。
对更多人而言,张正、周艳花等西凤酒高层领导马不停蹄的奔走身影更为鲜活——远到西藏的雪山脚下,近到宝鸡市的村镇,西凤酒的高层始终秉持在一线寻找答案的工作作风,深耕市场 “在路上”,与经销商的紧密联结也始终“在路上”。
或许有人认为西凤酒过度倚重经销商,但在知酒君看来,朋友之间本就该不辞万里、倾心相交,西凤酒不过是把经销商真正当成了挚友而已。
放眼全国,西凤酒与经销商共同打造的生态系统独树一帜——陕西并不算一线规模的省级市场,西凤酒也不算一线规模的全国名酒,但就是依靠西凤酒15年6年、西凤酒华山论剑等产品,让三秦大地上诞生出王延安、董小军这样的一线大商。
更为难得的是,存在同地区、同价位竞争关系的王延安与董小军,他们私下还是很好的朋友,彼此之间还会在各自的活动中邀请对方出席,可见,他们是真正把厂商关系修炼到一荣俱荣的共生共赢。
对于西凤酒的厂商关系,多数观点将其解读为,西凤酒通过搭建“厂商同股同权”的治理结构,将上下游的买卖关系升级为命运共同体。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西凤酒把经销商股东化,让渠道从成本项变为资产项,显著提升品牌抗风险能力。当然,这只是从经营学角度的分析。
在知酒君看来,西凤酒的厂商关系远比商业层面的合作关系更为温暖,用《秦风》来表述更为妥当——“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读来让人热血沸腾。
在七月初走访西安市场的过程中,知酒君亲眼看到星级酒店摆地摊卖盒饭以求生路的现状,高端餐饮和酒类流通企业的生存困境也由此可见一斑,这种惨烈的市场环境正是“无衣”的现实表现,而西凤酒厂商依然表现出提前、超额完成任务的优异成绩。
行业从不缺少为求生存而涌现的智慧,却经常缺少因同理共情而产生的温暖。在市场最冷的时候,总有些坚守能让人心里一暖。
不论是与王延安、董小军等省内合伙人跨越时间的携手,还是与朱跃明、贾光庆等经销商跨越地域的相互扶持,西凤酒都用足迹证明了一个经典逻辑:好的厂商关系,从来不是谁压着谁、谁占谁便宜,而是像两棵并肩的树,根须缠在一起往深处扎;不求一时赚快钱,而是携手走一生,日子久了,连呼吸都同频。
如今看来,西凤酒的厂商生态之所以能成为行业标杆,正在于它跳出了客大欺店、店大欺客的博弈逻辑,在商业理性与人情温度之间实现平衡。真正的商业长青,从来不是独行者快,而是众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