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建,能不能不要那么累?”
这是我们部门在讨论出国行程时最多的一句话。
过去几次,出行常常变成体力挑战:清晨赶车,晚上还要做汇报。
而这一次,我们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把行程交给了当地的 新加坡金溪旅行社(G K TRAVEL PTE LTD),才有了这篇真实记录。
01 行前准备:一封邮件解决了大难题
行政阿玲回忆:“刚开始我压力很大,领导要求安排一场轻松又有意义的出国团建,人数接近三十人,既有高管也有新人。”
她在网上搜到金溪的资料后,抱着试试的心态写了封邮件,把需求都列出来:
“没想到他们回电时问得比我还细。”阿玲笑了,“有没有素食?老人需不需要轮椅?要不要安排会议室?”
几次沟通后,收到一份详细的定制行程:
第一天牛车水文化体验,第二天国家美术馆参访,第三天南部山脊和湿地探索,第四天半天自由购物或小组讨论。
“看着那份计划表,我第一次觉得带团出国也可以这么从容。”
02 抵达那一刻:接机的细节让人放松
清晨的樟宜机场,团队成员刚走出到达口,导游就举着牌子在等候。
司机熟练地把行李放进两辆十三座丰田高顶和一辆七座奔驰。
“车上还准备了水和湿纸巾。”同事小王笑着说,“这种细节最打动人。”
导游简单介绍了接下来的安排:“今天不赶时间,先送大家回酒店稍作休息。”
我看着身边的同事们,脸上写满了轻松。
03 牛车水:老街里的第一次破冰
第一天下午,导游带我们去了牛车水。
骑楼下挂着红灯笼,街边的咖啡香混着香火味,空气里有种熟悉的温度。
“这里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全靠牛车运水,所以叫牛车水。”导游边走边讲。
平时话少的设计师小林忽然说:“这里的配色真有意思。”
大家笑了,这一笑,打破了部门间原本的隔阂。
在老茶馆里喝南洋咖啡时,财务小陈拿出手机拍照:“这个角度真好看,回去可以放在年会的分享里。”
04 国家美术馆:艺术与灵感的碰撞
第二天上午,我们的车队准时停在酒店门口。
走进国家美术馆,阳光透过玻璃顶,导游带着我们在画前驻足:“这就是昨天走过的那条街。”
营销部的小赵感叹:“原来旅行还能这样和工作连接。”
高管在一旁点头:“看画的角度,和看项目的角度其实类似,都要找到重点。”
那一天,我们不只是看展览,而是在感受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05 南部山脊:游戏让团队更紧密
下午,桥上的风吹得人心情舒畅。
导游提议做个小游戏:“每个人找一片特别的叶子,晚上分享。”
严肃的技术总监蹲在地上认真寻找,找到一片带着露珠的叶子时,还特意展示给大家看。
我们笑作一团,照片一张接一张,团队的距离在笑声中缩短。
06 湿地探访:自然课堂里的启发
第三天,我们驱车前往双溪布洛湿地。
木栈道两边是成片的红树林,白鹭从头顶掠过。
导游指着树根讲解:“这些树保护着海岸线,也给小鱼虾一个家。”
运营部的同事小吴轻声说:“这种生态理念可以放进我们新项目里。”
我站在一边,看着大家认真听讲的样子,突然觉得,这次旅行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出游。
07 夜晚的归处:酒店里的舒适时光
每天晚上回到旅行社安排的精品酒店,大家聚在大厅里分享白天的见闻。
“房间很安静,床也舒服。”外出多年的高管这样评价。
导游告诉我们:“如果下次团队人数更多,还可以选择我们合作的几十家国际五星酒店。”
阿玲记下这句话,笑着说:“那下次我们还找你们。”
08 从旅行带回的不只是照片
四天的行程很快过去,大家坐在车上回顾照片,牛车水的骑楼、国家美术馆的画作、南部山脊的叶子、湿地的小螃蟹,每一张都带着故事。 有人说:“没想到团建还能这么轻松。” 有人说:“这次学到的东西,比预期多。”
感谢 新加坡金溪旅行社(G K TRAVEL PTE LTD),是他们的导游、车队和酒店资源,让这次出行从一开始就充满安心感。 原来,企业出行也可以既高效又从容,既有收获又有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