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酷暑,既要降温度也要护脾胃,这些儿童防暑秘诀家长要牢记!
创始人
2025-07-23 08:43:16
0

入伏后,高温酷暑难耐,

时值大暑节气

“上蒸下煮”“湿热交蒸”到达极点,

当令之气为暑热。

儿童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肺脾不足、心肝有余”的特点,

更容易受到暑热天气的影响。

因此,

掌握中医对“暑”的理解与应对之道,

可以帮助孩子安然度夏,

免受疾病困扰。

Part 01.识“暑”

《说文解字》中说:

“暑,热也,

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

形容暑具有“烘热”、“蒸热”的特点,

为阳热病邪,

仅在夏季(夏至到立秋之间)

出现,

如《黄帝内经·素问》言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根据中医对暑邪致病规律的逐步认识,

总结出以下特点。

1暑性炎热,伤人急速

暑为阳热病邪,侵袭人体后进展往往非常快,和伤寒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不一样,很多孩子一开始即表现出高热、大汗、头晕、面赤等阳明气分证。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邪开泄腠理,迫津外泄,导致孩子大汗淋漓,而汗为心之外液,“气随津泄”,极易伤津耗气,导致口渴、乏力、没精神、尿少尿黄。

3暑多夹湿,如蒸似煮

夏月雨多湿盛,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暑湿交织如处蒸笼。孩子易感头身困重、胸闷,或伴呕吐、腹泻、食欲差等消化系统症状,舌苔多白腻或黄腻。

4易扰心神,闭窍动风

中医温病学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暑热属火,与心气相通,若不及时救治,可能迅速耗伤气阴,热扰心神,内陷厥阴,引发惊厥、神志昏迷等急危重症。而小儿“肺脾常不足、心肝常有余”,更容易发生咳嗽、呕吐、腹泻、抽搐、惊厥、神志昏迷等症状。

Part 02.防“暑”

儿童由于体温调节功能

尚未完善、新陈代谢旺盛、

活动量大且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夏季更易受暑邪侵袭,

出现中暑、暑湿感冒等问题。

针对儿童的生理特点,

夏季防暑需从外避暑邪、

内调脾胃、养阴益气、宁心安神

四个方面综合施策。

1避暑防晒有技巧

避免烈日当空时(上午10点至下午16点)外出,若无法避开,务必戴帽打伞、穿浅色透气的棉麻衣物、勤入阴凉处歇息,裸露皮肤可涂抹儿童专用防晒霜,防止晒伤

夏季室内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避免因温差过大诱发感冒。使用空调时,定期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同时搭配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过于干燥刺激呼吸道。 预防“阴暑”则更为关键 ,不要直吹空调或者风扇(尤其汗后),避免冷饮过度,睡眠时盖好小肚子,或穿小肚兜。中医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孩子气血不足,脾胃脆弱,夏夜睡眠时在肚子盖上薄被或穿上肚兜十分重要。

2“三忌三宜”调脾胃

夏季儿童消化功能容易受暑湿影响,饮食需遵循“清热不寒凉、祛湿不伤脾”的原则,避免油腻、生冷、辛辣食物。

一忌寒凉伤脾。冰淇淋、冰镇饮料易伤孩子稚阳之体,导致内湿更重。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上火便不断喂凉茶,殊不知这样反而会伤脾胃造成食欲更差,适得其反。二忌甜腻助湿。蛋糕、糖果、油炸零食等甜腻食品易阻滞脾胃运化,导致积食内停。三忌辛辣燥热。烧烤、辣条等热性食物易加重内热。

一宜清淡甘润。当季蔬菜瓜果如冬瓜、丝瓜、黄瓜、西瓜(适量)等清爽可口,绿豆汤、薏米粥以及清补凉汤有助祛湿解热。二宜汤水滋养。防脱水,乌梅冰糖饮、酸梅汤、柠檬蜂蜜水都是生津止渴佳选。备好淡盐开水、淡竹叶水、淡茶水补充流失水分。三宜清粥养脾胃。陈皮荷叶粥、冬瓜薏米粥等可以养胃祛湿,减轻肠胃负担。

3科学补水讲“二要”

儿童活动量大、出汗多,若水分补充不足,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气随津脱,出现乏力、头晕、神昏等症。要科学补水,预防脱水与津伤,补水要注意“及时、适量、温和”

一要注意补水时机与量。不要等儿童主动说“口渴”才补水,建议每隔1-2小时主动喂水,每次50-100ml(根据年龄调整,婴幼儿少量多次);户外活动时,补水频率可增加至每30分钟一次。婴幼儿(6个月以上)可在两次喂奶之间喂少量温开水;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需多喝水,通过乳汁为宝宝补充水分。

二要注意补水选择。首选温开水或淡盐水(少量食盐,口感微咸即可,或选用口服补液盐),避免过度出汗后一次性大量饮用纯净水可能加重电解质流失。还可适当饮用绿豆汤(煮至软烂,不加糖或少糖)、冬瓜汤、丝瓜汤等清热解暑的汤品,或吃西瓜、梨、猕猴桃等水分充足的水果(注意适量,避免生冷伤脾胃)。忌过量饮用冰镇饮品,冰饮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还可能导致“阴暑”,建议饮品温度控制在室温或微凉(20-25℃)。

4宁心养神益才智

夏为阳热,通于心气,夏月是驯养心神,益智聪明的最好季节。《黄帝内经》提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强调夏季需保持心境平和,关照情绪,晚卧早起,避免过度激动,避免出现心烦、失眠、头晕、烦躁等症状。

调作息,顺天时。夏季昼长夜短,需保证充足的夜间和午间睡眠(成人7-8小时,儿童10-12小时),午时(11:00-13:00)阳气最盛,阴气初升,此时午休可养心阴、降心火。应给儿童营造凉爽安静的睡眠环境,夜晚尽量22点前入睡,午睡不超过1小时。

调情志,避烦躁。高温易使人情绪急躁,可通过听舒缓音乐、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方式调节,放慢节奏,避免情志抑郁或暴怒。“心在志为喜”,但“喜则气缓”,过度兴奋容易耗散心气,尤其夏季心气本易外泄,需节制大喜,少参与过于刺激的活动(如过山车、恐怖电影等),或过度追求感官愉悦,尤其是长时间玩电子游戏,防止心气耗散、精神疲惫。

Part 03.暑月感冒的家庭处理

1暑湿感冒

(低热、头身困重、乏力疲惫)

若出现发热,但体温不高,稍有汗出,头身困重,肢体倦怠,咳嗽胸闷,舌苔白,此为暑湿感冒轻症,治宜清暑解表,宣肺化湿,可以中药方“卫分宣湿饮”加减。家长可用藿香叶3g、荷叶3g、淡竹叶3g、冬瓜皮6g,加适量冰糖,煮水作茶饮,适量饮用。此外,江苏省中医院明星制剂“银花清暑合剂”清暑益气,芳香化湿,是治疗儿童夏月感冒佳选,可家中常备。

(功能主治:清暑益气,芳香化湿。用于夏日感冒,暑湿低热,纳呆,汗少,热痱等。)

2暑湿困脾

(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若出现头痛昏重、腹部痞闷、腹胀腹痛、呕吐泄泻等肠胃型感冒者,这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需停食冷饮油腻,食粥汤,可选焦山楂粥、陈皮薏米粥等消食祛湿;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含乙醇的藿香正气口服液、人丹等以祛暑化湿。

3阳暑

(高热、多汗、口渴、烦躁、尿少)

“阳暑”是指在高温、烈日暴晒等环境下,人体直接感受暑热之邪,导致火热过盛、津液耗伤而引发的急性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热射病、热衰竭等,临床表现为高热、面红目赤、心烦、口渴喜冷饮、汗多或无汗、口唇干燥、尿少色黄、头晕头痛,乏力、气短,严重时出现神志昏迷、抽搐、脉洪大而数等。

在家里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应立即将患儿脱离炎热环境,宽松衣物散热,可用温湿毛巾擦拭额头、脖子、腋下帮助排热。可少量频服饮用温水或绿豆汤。小儿推拿“清天河水”、“推脊柱”以降热。若发热持续>38.5℃,或精神状态不佳,应即刻就医。

4阴暑

(恶寒怕冷、头痛身痛、鼻塞流涕)

“阴暑”是指因贪凉饮冷、感受寒湿,导致暑邪被寒邪遏阻于内而引发的病症,多因患儿在室外玩耍受热,立即进入空调场所骤然受凉,或者贪食冷饮冰糕所致。多表现为恶寒怕冷、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以及心烦、胸闷、口渴且不欲多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舌苔白腻或黄腻等内湿症状。

可给予不含乙醇的藿香正气口服液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防发展加重为肠炎、肺炎等疾病。

5暑厥

(突发高热、惊厥抽搐)

若儿童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或抽动、口唇发紫等症状,则可能为高热惊厥。高热惊厥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家长若遇到这种情况,要保持冷静,按以下步骤科学处理,同时做好后续就医准备:

(1)立即将孩子平放在平坦、柔软的地方,解开衣领、腰带,减少束缚,迅速将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并用软布或纸巾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防止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2)不要强行撬开孩子的嘴,可能损伤牙齿或口腔黏膜;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可能导致窒息;不要用力按压孩子的四肢或身体阻止抽搐,以免造成骨折或肌肉损伤;若孩子在抽搐时翻滚,可在周围放置软枕或衣物,防止撞伤。

(3)观察并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长、抽搐部位(单侧肢体还是全身)、意识状态(是否呼唤无反应)、面色(是否发紫、苍白)等,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至关重要。高热惊厥虽多为良性,但需通过检查排除脑炎、脑膜炎、癫痫、严重感染等潜在继发性疾病,如果抽搐时间较长,并且出现多次抽搐,提示病情危重,应尽快就医。

Part 04.防暑食疗推荐

1消暑三豆饮

绿豆、赤小豆、黑豆各一把,熬煮代茶饮。清热、利湿、益肾,暑湿盛时饮用极佳。

2古法酸梅汤

乌梅15g,山楂20g,甘草10g,陈皮10g,桂花4g,水3L,冰糖适量。煮水当茶喝,生津止渴开胃。

3陈皮薏米冬瓜汤

取少量陈皮、薏米、冬瓜,加少量瘦肉同煮汤。利湿不寒凉,适合体质较弱的孩子。

Part 05.儿童推拿祛暑热

以下儿童推拿手法家长每日可为孩子操作1-2次:

1清天河水

前臂正中,自腕横纹向肘横纹直推约100-200次,能清心除烦,镇惊,泻心火,利尿。

主治:外感发热,口渴,口干,烦躁,夜啼,睡眠不宁,口疮,痰喘,咳嗽,小便短涩等一切热证。

(来源百度图库)

2揉板门

使小儿大鱼际暴露,术者用右手拇指来回推之称清板门。100~500次。具有清热凉血,止血除烦,消食化积之功。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感冒发热、高热不退、阴虚内热、烦躁不安、口臭、鼻出血、苔厚等。

(来源百度图库)

中医强调“暑多夹湿,易伤脾胃”,

儿童夏季防暑的核心是

“顺应季节特点,清热养阴与护脾”,

因此儿童防暑不仅要 “降温”,

更要注重保护脾胃功能,

通过优化环境避免高温伤害,

科学补水预防津伤,

合理饮食清热祛湿,

调整作息减少消耗,

同时密切观察身体信号,

及时处理轻度不适,

才能让儿童安全度过夏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边境小城到文...   随着暑期到来,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小城吉林省珲春市迎来了边境游、跨境游热潮。  近年来,珲春...
原创 “... 今世缘的全国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每日财报 杜康 这个夏季,作为苏超赛事的独家白酒赞助商,...
三伏天用它包饺子,比韭菜还香,... 三伏天!这菜包饺子比韭菜还香,排毒护眼又解暑 刚入伏这几天雨水特别多,空气潮湿又闷热,这导致人体出...
湖北微波炉蒸蛋:3分钟做出布丁... 湖北人爱蒸蛋,讲究“滑如凝脂、嫩若布丁”,而微波炉的便捷性让这道传统菜更易实现。掌握以下技巧,3分钟...
腐竹制作设备有哪些?分别控制哪... 在美食的世界里,腐竹是一道备受喜爱的传统豆制品。它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无论是凉拌、炒菜还是做汤,都能...
热浪退散!趁热集合、北京稻香村... 10.17-19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看2025秋季焙烤展 get更多全年节令烘焙产品方案和灵感~ ...
三伏养生正当时!快来解锁这份“...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俗与健康。那么,三...
原创 国... 西红柿这东西,真是厨房的 “万能选手”—— 炒鸡蛋时扔两个,酸甜汁裹着蛋香;煮汤时丢几块,汤底立马鲜...
剩饭逆袭:5分钟江苏蛋炒饭的3... 江苏蛋炒饭以“粒粒分明、金黄裹香”著称,剩饭反而是其灵魂——隔夜饭脱水后更易炒散,口感弹牙。掌握以下...
品牌认证:提升糖洒领域品牌影响... 糖洒(又称彩糖粒、糖针或“彩糖豆”)是用于装饰和增加甜点口感的极小型糖果颗粒,常用于纸杯蛋糕、甜甜圈...
徐凡:一瓶盐汽水的时光回溯 盐汽水见证了人们对清凉与健康的追求,也承载着从远古盐泉到现代工厂的漫长旅程。 “还有盐汽水不?” ...
张家界五天四晚父母颐养行 ,暑... 张家界五天四晚家庭游:让欢笑在张家界峰林间绽放 【第一天】初遇张家界:探秘天门山的云端仙境 清晨,...
新疆太远,不如帝都3H就到的“... 新疆太远,“阿勒泰”蔚县就在眼前,遍地高山草甸、风车牛羊,当北京在40℃里蒸腾,这里盛夏只有20℃,...
北京旅游攻略4天3夜,北京十大... 嘿,宝子们!北京,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历史巨著,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它是...
呼伦贝尔草原探秘,曲水边城漫游... 呼伦贝尔草原探秘,曲水边城漫游,这条线路必火! 如果说有一种旅行能把人瞬间拉入诗画般的意境,那一定...
赛里木湖景区公厕被曝脏乱差,景... 近日,有游客发视频称,赛里木湖服务区公厕脏乱差,厕所被粪便堵满了。随后他向附近一家医院借用厕所,遭工...
镜头里的青海|丹山碧水中领略黄... 央广网西宁7月23日消息(记者)7月22日,跟随着“灵动江河·山宗水源之大美青海”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水上乐园漏电致有人触电?一地官... 近日 有网友发帖称重庆市万州区威尼斯水上乐园漏电 有游客被电了 网传视频显示,一名游客疑似突然触电倒...
来长沙!惬意! 一处风景、一份美食, 一朵花、一本书, 人总会被一些简单的瞬间打动。 而七月的长沙, 荷花绵延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