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酷暑,既要降温度也要护脾胃,这些儿童防暑秘诀家长要牢记!
创始人
2025-07-23 08:43:16
0

入伏后,高温酷暑难耐,

时值大暑节气

“上蒸下煮”“湿热交蒸”到达极点,

当令之气为暑热。

儿童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肺脾不足、心肝有余”的特点,

更容易受到暑热天气的影响。

因此,

掌握中医对“暑”的理解与应对之道,

可以帮助孩子安然度夏,

免受疾病困扰。

Part 01.识“暑”

《说文解字》中说:

“暑,热也,

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

形容暑具有“烘热”、“蒸热”的特点,

为阳热病邪,

仅在夏季(夏至到立秋之间)

出现,

如《黄帝内经·素问》言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根据中医对暑邪致病规律的逐步认识,

总结出以下特点。

1暑性炎热,伤人急速

暑为阳热病邪,侵袭人体后进展往往非常快,和伤寒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不一样,很多孩子一开始即表现出高热、大汗、头晕、面赤等阳明气分证。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邪开泄腠理,迫津外泄,导致孩子大汗淋漓,而汗为心之外液,“气随津泄”,极易伤津耗气,导致口渴、乏力、没精神、尿少尿黄。

3暑多夹湿,如蒸似煮

夏月雨多湿盛,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暑湿交织如处蒸笼。孩子易感头身困重、胸闷,或伴呕吐、腹泻、食欲差等消化系统症状,舌苔多白腻或黄腻。

4易扰心神,闭窍动风

中医温病学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暑热属火,与心气相通,若不及时救治,可能迅速耗伤气阴,热扰心神,内陷厥阴,引发惊厥、神志昏迷等急危重症。而小儿“肺脾常不足、心肝常有余”,更容易发生咳嗽、呕吐、腹泻、抽搐、惊厥、神志昏迷等症状。

Part 02.防“暑”

儿童由于体温调节功能

尚未完善、新陈代谢旺盛、

活动量大且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夏季更易受暑邪侵袭,

出现中暑、暑湿感冒等问题。

针对儿童的生理特点,

夏季防暑需从外避暑邪、

内调脾胃、养阴益气、宁心安神

四个方面综合施策。

1避暑防晒有技巧

避免烈日当空时(上午10点至下午16点)外出,若无法避开,务必戴帽打伞、穿浅色透气的棉麻衣物、勤入阴凉处歇息,裸露皮肤可涂抹儿童专用防晒霜,防止晒伤

夏季室内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避免因温差过大诱发感冒。使用空调时,定期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同时搭配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过于干燥刺激呼吸道。 预防“阴暑”则更为关键 ,不要直吹空调或者风扇(尤其汗后),避免冷饮过度,睡眠时盖好小肚子,或穿小肚兜。中医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孩子气血不足,脾胃脆弱,夏夜睡眠时在肚子盖上薄被或穿上肚兜十分重要。

2“三忌三宜”调脾胃

夏季儿童消化功能容易受暑湿影响,饮食需遵循“清热不寒凉、祛湿不伤脾”的原则,避免油腻、生冷、辛辣食物。

一忌寒凉伤脾。冰淇淋、冰镇饮料易伤孩子稚阳之体,导致内湿更重。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上火便不断喂凉茶,殊不知这样反而会伤脾胃造成食欲更差,适得其反。二忌甜腻助湿。蛋糕、糖果、油炸零食等甜腻食品易阻滞脾胃运化,导致积食内停。三忌辛辣燥热。烧烤、辣条等热性食物易加重内热。

一宜清淡甘润。当季蔬菜瓜果如冬瓜、丝瓜、黄瓜、西瓜(适量)等清爽可口,绿豆汤、薏米粥以及清补凉汤有助祛湿解热。二宜汤水滋养。防脱水,乌梅冰糖饮、酸梅汤、柠檬蜂蜜水都是生津止渴佳选。备好淡盐开水、淡竹叶水、淡茶水补充流失水分。三宜清粥养脾胃。陈皮荷叶粥、冬瓜薏米粥等可以养胃祛湿,减轻肠胃负担。

3科学补水讲“二要”

儿童活动量大、出汗多,若水分补充不足,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气随津脱,出现乏力、头晕、神昏等症。要科学补水,预防脱水与津伤,补水要注意“及时、适量、温和”

一要注意补水时机与量。不要等儿童主动说“口渴”才补水,建议每隔1-2小时主动喂水,每次50-100ml(根据年龄调整,婴幼儿少量多次);户外活动时,补水频率可增加至每30分钟一次。婴幼儿(6个月以上)可在两次喂奶之间喂少量温开水;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需多喝水,通过乳汁为宝宝补充水分。

二要注意补水选择。首选温开水或淡盐水(少量食盐,口感微咸即可,或选用口服补液盐),避免过度出汗后一次性大量饮用纯净水可能加重电解质流失。还可适当饮用绿豆汤(煮至软烂,不加糖或少糖)、冬瓜汤、丝瓜汤等清热解暑的汤品,或吃西瓜、梨、猕猴桃等水分充足的水果(注意适量,避免生冷伤脾胃)。忌过量饮用冰镇饮品,冰饮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还可能导致“阴暑”,建议饮品温度控制在室温或微凉(20-25℃)。

4宁心养神益才智

夏为阳热,通于心气,夏月是驯养心神,益智聪明的最好季节。《黄帝内经》提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强调夏季需保持心境平和,关照情绪,晚卧早起,避免过度激动,避免出现心烦、失眠、头晕、烦躁等症状。

调作息,顺天时。夏季昼长夜短,需保证充足的夜间和午间睡眠(成人7-8小时,儿童10-12小时),午时(11:00-13:00)阳气最盛,阴气初升,此时午休可养心阴、降心火。应给儿童营造凉爽安静的睡眠环境,夜晚尽量22点前入睡,午睡不超过1小时。

调情志,避烦躁。高温易使人情绪急躁,可通过听舒缓音乐、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方式调节,放慢节奏,避免情志抑郁或暴怒。“心在志为喜”,但“喜则气缓”,过度兴奋容易耗散心气,尤其夏季心气本易外泄,需节制大喜,少参与过于刺激的活动(如过山车、恐怖电影等),或过度追求感官愉悦,尤其是长时间玩电子游戏,防止心气耗散、精神疲惫。

Part 03.暑月感冒的家庭处理

1暑湿感冒

(低热、头身困重、乏力疲惫)

若出现发热,但体温不高,稍有汗出,头身困重,肢体倦怠,咳嗽胸闷,舌苔白,此为暑湿感冒轻症,治宜清暑解表,宣肺化湿,可以中药方“卫分宣湿饮”加减。家长可用藿香叶3g、荷叶3g、淡竹叶3g、冬瓜皮6g,加适量冰糖,煮水作茶饮,适量饮用。此外,江苏省中医院明星制剂“银花清暑合剂”清暑益气,芳香化湿,是治疗儿童夏月感冒佳选,可家中常备。

(功能主治:清暑益气,芳香化湿。用于夏日感冒,暑湿低热,纳呆,汗少,热痱等。)

2暑湿困脾

(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若出现头痛昏重、腹部痞闷、腹胀腹痛、呕吐泄泻等肠胃型感冒者,这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需停食冷饮油腻,食粥汤,可选焦山楂粥、陈皮薏米粥等消食祛湿;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含乙醇的藿香正气口服液、人丹等以祛暑化湿。

3阳暑

(高热、多汗、口渴、烦躁、尿少)

“阳暑”是指在高温、烈日暴晒等环境下,人体直接感受暑热之邪,导致火热过盛、津液耗伤而引发的急性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热射病、热衰竭等,临床表现为高热、面红目赤、心烦、口渴喜冷饮、汗多或无汗、口唇干燥、尿少色黄、头晕头痛,乏力、气短,严重时出现神志昏迷、抽搐、脉洪大而数等。

在家里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应立即将患儿脱离炎热环境,宽松衣物散热,可用温湿毛巾擦拭额头、脖子、腋下帮助排热。可少量频服饮用温水或绿豆汤。小儿推拿“清天河水”、“推脊柱”以降热。若发热持续>38.5℃,或精神状态不佳,应即刻就医。

4阴暑

(恶寒怕冷、头痛身痛、鼻塞流涕)

“阴暑”是指因贪凉饮冷、感受寒湿,导致暑邪被寒邪遏阻于内而引发的病症,多因患儿在室外玩耍受热,立即进入空调场所骤然受凉,或者贪食冷饮冰糕所致。多表现为恶寒怕冷、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以及心烦、胸闷、口渴且不欲多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舌苔白腻或黄腻等内湿症状。

可给予不含乙醇的藿香正气口服液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防发展加重为肠炎、肺炎等疾病。

5暑厥

(突发高热、惊厥抽搐)

若儿童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或抽动、口唇发紫等症状,则可能为高热惊厥。高热惊厥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家长若遇到这种情况,要保持冷静,按以下步骤科学处理,同时做好后续就医准备:

(1)立即将孩子平放在平坦、柔软的地方,解开衣领、腰带,减少束缚,迅速将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并用软布或纸巾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防止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2)不要强行撬开孩子的嘴,可能损伤牙齿或口腔黏膜;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可能导致窒息;不要用力按压孩子的四肢或身体阻止抽搐,以免造成骨折或肌肉损伤;若孩子在抽搐时翻滚,可在周围放置软枕或衣物,防止撞伤。

(3)观察并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长、抽搐部位(单侧肢体还是全身)、意识状态(是否呼唤无反应)、面色(是否发紫、苍白)等,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至关重要。高热惊厥虽多为良性,但需通过检查排除脑炎、脑膜炎、癫痫、严重感染等潜在继发性疾病,如果抽搐时间较长,并且出现多次抽搐,提示病情危重,应尽快就医。

Part 04.防暑食疗推荐

1消暑三豆饮

绿豆、赤小豆、黑豆各一把,熬煮代茶饮。清热、利湿、益肾,暑湿盛时饮用极佳。

2古法酸梅汤

乌梅15g,山楂20g,甘草10g,陈皮10g,桂花4g,水3L,冰糖适量。煮水当茶喝,生津止渴开胃。

3陈皮薏米冬瓜汤

取少量陈皮、薏米、冬瓜,加少量瘦肉同煮汤。利湿不寒凉,适合体质较弱的孩子。

Part 05.儿童推拿祛暑热

以下儿童推拿手法家长每日可为孩子操作1-2次:

1清天河水

前臂正中,自腕横纹向肘横纹直推约100-200次,能清心除烦,镇惊,泻心火,利尿。

主治:外感发热,口渴,口干,烦躁,夜啼,睡眠不宁,口疮,痰喘,咳嗽,小便短涩等一切热证。

(来源百度图库)

2揉板门

使小儿大鱼际暴露,术者用右手拇指来回推之称清板门。100~500次。具有清热凉血,止血除烦,消食化积之功。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感冒发热、高热不退、阴虚内热、烦躁不安、口臭、鼻出血、苔厚等。

(来源百度图库)

中医强调“暑多夹湿,易伤脾胃”,

儿童夏季防暑的核心是

“顺应季节特点,清热养阴与护脾”,

因此儿童防暑不仅要 “降温”,

更要注重保护脾胃功能,

通过优化环境避免高温伤害,

科学补水预防津伤,

合理饮食清热祛湿,

调整作息减少消耗,

同时密切观察身体信号,

及时处理轻度不适,

才能让儿童安全度过夏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碗涡阳干扣面,“是味”得很!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涡阳干扣面 周艺珣 绘   【至味人间】   在安徽,涡阳人的...
【要闻】广州海外联谊会七届二次... 9月20日, 广州海外联谊会七届二次理事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广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焕清当选广州海...
原创 李... 【甜蜜暴击!这对姐弟恋用行动打破世俗偏见】 当白衣小伙用捧花挡住双眼时,李喜梅正将十包中华烟精心...
秋天,最补的鱼,不是鲤鱼和鲫鱼... 导读:秋天,最补的鱼,不是鲤鱼和鲫鱼,而是它,鲜嫩少刺营养高! “秋风起,鱼儿肥”,秋天是享受美食的...
无人机点亮重庆夜经济 激发重庆... 原标题:无人机一飞,客流增两成!多元“夜”态激发重庆消费潜能 重庆作为全国夜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不...
痛骂西贝的年轻人,转头捧火了河... 现在的人,嘴上说不喜欢,身体却很诚实。换个好听的说法,总是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预制菜,也是这样...
泾阳茯茶,不止于“金花”,还有... 在陕西泾阳,有一种茶,它不仅是茶,更是一段流动的历史。泾阳茯茶,这个名字或许你并不陌生,但你真的了解...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海南旅游有哪... 9月17日至19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2025年“发现海南大不同”全媒体采风第二期活...
深圳福田口岸广告多样式 深圳福田口岸广告多样式,咨询:可联系善道国际广告传媒(18898582528)获取价格及折扣。通过综...
原创 山... 导读:山东济南“10大名吃”,看着就流口水,好吃还美味,5块钱就吃撑 要说济南的烟火气,得从清晨一...
平安产险巴州中支深入铁门关景区... 为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金融教育宣传周”的号召,9月15日,平安产险巴州中支组织工作人员...
洛阳夜经济如何“圈粉”? 洛邑古城内,身着汉服的游客提着鱼灯行走于古风建筑间;老城十字街上,如织的游人穿梭在各种小吃店里;夜幕...
陕西非遗再创佳绩!3个项目入选... 近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开幕。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
散酒市场年增速超12%,高端散... 纯粮固态,春开窖散酒的底线,也是您的起点。浓墨清溪,酱彩芝魂,醉美不过春开窖!春开窖·中国香——浓清...
道家常菜补铁补钙,爱吃个子蹭蹭... 秋天,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的季节,也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时期。在这个充满收获的季节里,为孩子准备营养丰富的美...
“幸福汇·水润春城”惠民生活节... 央广网长春9月20日消息(记者舒震)20日上午,由长春市总工会、长春城建集团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打造“幸...
原创 7... 干锅鲈鱼 做法:鲈鱼切块加姜蒜,少许盐和生抽蚝油抓匀腌制~ 油热放洋葱,倒入鲈鱼块,盖盖焖5-6分钟...
一周吃几次“预制菜”会影响健康... 近日, 罗永浩公开吐槽连锁餐饮品牌, 引发社会各界讨论。 我们的日常, 正在被预制菜“包围”。 吃一...
敦煌:满城文博韵 热情迎盛会 敦煌东大门装扮一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摄 九月的敦煌,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第八届丝绸之路(...
陈刚、韦韬会见刘强东 广西云-广西日报消息,9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自治区主席韦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