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的基石若不打牢,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如同踩在松软的沙地上,摇摇晃晃。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微量元素,偏偏是孩子大脑发育、记忆提升的关键“工程师”,当孩子身体里锌的储备不足,记忆的链条就容易松动,思考的齿轮也可能转得缓慢。今天我特意分享三款家常“聪明菜”,食材随手可得,做法轻松简单,让孩子越吃越机灵!
一、 蒜蓉南瓜蒸排骨
做法:
1、排骨斩小块,清水浸泡半小时去血水,沥干。加蒜末、姜末、一勺生抽、半勺蚝油、少许料酒、一点点糖、一小撮盐、一勺淀粉抓匀,再淋点油封住水分,腌20分钟以上。
2、南瓜去皮去瓤,切成厚片,铺在深盘底部。
3、将腌好的排骨均匀码放在南瓜片上。
4、蒸锅水开后放入盘子,中大火蒸约30-40分钟,直到排骨软烂脱骨、南瓜熟透即可。
排骨提供优质蛋白和易被吸收的锌,南瓜则富含β-胡萝卜素(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和多种矿物质。蒸制的手法,既完整保存了食材中怕热的维生素,又使排骨的鲜香汁水浸润了南瓜,南瓜的清甜也中和了肉的油腻,孩子连菜带汤都爱拌饭吃。
二、 绿豆芽拌豆皮
做法:
1、绿豆芽洗净掐去根部。烧一锅水,水开后放入豆芽,快速焯烫10-20秒立刻捞出,过凉水沥干。
2、豆腐皮切细丝,同样用开水快速烫一下去豆腥味,捞出沥干。
3、胡萝卜、黄瓜切细丝(黄瓜丝可不用焯水)。
4、将处理好的绿豆芽、豆腐皮丝、胡萝卜丝、黄瓜丝放入大碗中。
5、加入蒜末、香菜段。淋入适量生抽、香醋、香油,加少许盐、一点点糖提鲜(可选),能吃辣的加点辣椒油。所有食材充分拌匀即可装盘。
绿豆芽是名副其实的“活体蔬菜”,维生素C含量在发芽过程中飙升,且富含锌;豆腐皮提供优质植物蛋白和钙;胡萝卜和黄瓜则贡献了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三、 手撕包菜
做法:
1、包菜洗净,一定要用手撕成大小适中的片,把中间粗硬的菜梗去掉或拍扁。这样口感更好,更容易入味。
2、蒜切末,干辣椒剪段(怕辣可去籽)。
3、调碗汁:1-2勺生抽、半勺到1勺香醋、少许白糖、一点点盐,搅拌均匀。
4、锅烧热,倒入比平时炒菜稍多一点的油(包菜喜油)。放入花椒炸香后捞出不要(怕麻可不放),再放入肉片、蒜末和干辣椒段爆香。
5、转大火,迅速倒入撕好的包菜,快速翻炒。
6、看到包菜稍微变软塌下去时(保持一点脆度),沿着锅边淋入调好的碗汁。
7、大火快速翻炒均匀,让包菜裹上料汁即可出锅。整个过程要快,保证包菜脆爽。
它含有维生素K、维生素C、叶酸,更含有助力大脑发育的锌元素。手撕比刀切更能保留纤维的完整性,大火快炒锁住了爽脆口感和更多营养。
营养从来不在远方,它就在一饭一蔬的细致安排中。今天起,让这些“聪明菜”常驻餐桌吧,孩子吃进去的每一口好滋味,终将化作明日头脑中的灵光一闪!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