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开车路过菜市场那条街,正好赶上放学点,斑马线上全是背着书包的孩子。旁边有个小伙估计是赶时间,稍微减了点速就想往前蹭,结果一个小姑娘吓得赶紧往后缩了缩,那眼神看得我心里咯噔一下。其实啊,不光是司机,咱走路的有时候也犯迷糊,这人行横道上的让行规矩,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吧,真遇上事儿了还真容易懵。
就说开车的吧,咱老远看见斑马线了,就得有个准备不是?别等都快到跟前了才猛踩刹车,后面的车搞不好就追尾了。我见过好几次,有的司机明明看见行人都踏上斑马线了,还踩着油门往前挪,那行人走也不是退也不是,多尴尬。正确的做法是啥呢?只要行人已经在斑马线上了,哪怕只是迈出一只脚,咱都得停下来等。你想啊,人家走在道上,本来就处于弱势,咱一脚油的事儿,等几秒能咋地?
不过话说回来,行人也不能太随意。上次我在路口等红灯,就见一个大爷,看两边车离得远,噌地一下就蹿出去了,结果一辆电动车没刹住,差点就撞上。斑马线是安全线,但不是万能的护身符啊。咱过马路的时候,也得左右看看,别埋头玩手机,那多危险。
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最容易出问题。我家小区门口就有一条,两边都是商铺,人来人往的。有回我晚上散步经过,一辆 SUV 开得飞快,离斑马线还有两三米远呢,我下意识就停住了,结果那车也猛地刹住,司机还探出头瞪了我一眼。你说这叫啥事儿?其实这种时候,司机应该提前减速,要是行人已经开始过了,就得停下来让。行人呢,也别慢悠悠地晃,赶紧过,大家互相体谅着点。
还有那种右转的车,尤其在高峰期,跟行人总容易 “打照面”。我前阵子坐朋友的车,在一个路口右转,正好有个阿姨推着婴儿车过马路。朋友就很自觉地停在停止线后面,等阿姨完全过去了才动。阿姨还回头冲我们笑了笑,你看,这不挺好嘛。有的司机就急,觉得行人走得慢,一点点往前挪,搞得行人也紧张。
其实啊,这些规矩说穿了就是互相尊重。司机多一分耐心,行人多一分小心,路就好走多了。我有时候走路,看见司机主动停车让行,都会下意识地加快脚步,还会冲人点个头,心里暖洋洋的。反过来,要是司机不让,心里难免有点堵得慌。
可能有人会说,哪记得住那么多?其实不用死记硬背,就想着 “安全第一” 就行。开车的把脚多放刹车上一秒,走路的多抬眼看一下,很多麻烦就能避免。我见过最暖心的一次,是在下雨天,一个妈妈带着孩子过马路,雨下得挺大,孩子还在玩水。旁边几辆车都安安静静地等着,没人按喇叭催促,直到她们安全过了马路,司机们才缓缓开走。那画面,真挺让人感动的。
说到底,交通规则不是给谁添堵的,是为了让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咱不管是开车还是走路,到了斑马线跟前,都多留个心眼,互相让一让,这路才能走得顺顺当当的。
最后啊,希望这些碎碎念能帮到大家。要是觉得我说的有点道理,不妨动动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下次还能聊点别的有用的。祝大家出门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发大财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