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天最补的肉,不是狗肉,而是这3种,温中健脾,中老年要常吃!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内里相对虚寒,加上湿气较重,容易让人感到困倦乏力、食欲不振。在传统观念里,狗肉常被视为夏至进补的佳品,但如今,从健康、伦理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我们有了更合适的选择。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夏至后最适合中老年人食用的三种肉类,它们既能养阳祛湿,又营养美味。
羊肉——温阳散寒的“小太阳”
羊肉性温,温中健脾、益气养血。在夏至后食用羊肉,恰似给身体注入了一股暖流,能有效驱散体内的寒湿之气。中老年人往往阳气渐衰,脾胃功能减弱,适当吃些羊肉,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羊肉的烹饪方式多样,其中清炖羊肉是最为健康的选择。将新鲜的羊肉切成小块,冷水下锅,加入姜片、葱段、料酒,焯水去腥后捞出。
锅中重新加水,放入羊肉、白萝卜块、枸杞、红枣,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 - 2小时,直至羊肉软烂,汤汁浓郁。
白萝卜能中和羊肉的燥热,枸杞和红枣则增添了滋补的功效。这道清炖羊肉汤,汤鲜味美,营养丰富,中老年人在夏至后食用,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给肠胃造成太大负担。
鸭肉——滋阴祛湿的“清凉剂”
与羊肉的温热不同,鸭肉性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夏至后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耗伤阴液,此时食用鸭肉,可以滋阴润燥。同时,鸭肉还能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湿气,缓解因湿气重导致的身体不适。
啤酒鸭是一道深受大众喜爱的鸭肉菜肴。将鸭肉洗净切块,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分。锅中热油,放入姜片、蒜瓣、八角、桂皮、香叶炒香,加入鸭肉煸炒至表面金黄。
接着倒入适量的啤酒,没过鸭肉,再加入生抽、老抽、冰糖调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煮30 - 40分钟,直到鸭肉入味,汤汁浓稠。
啤酒的加入不仅去除了鸭肉的腥味,还赋予了它独特的风味。中老年人适量食用啤酒鸭,既能享受美食,又能达到滋阴祛湿的目的。
泥鳅——祛湿补中的“水中人参”
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泥鳅补中益气、祛湿止泻,对于中老年人常见的脾胃虚弱、湿气重等问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红烧泥鳅是一道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将泥鳅处理干净,用盐和料酒腌制片刻。锅中热油,放入泥鳅煎至两面金黄,捞出备用。
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姜片、蒜末、干辣椒炒香,加入适量的生抽、老抽、白糖、醋和清水,煮开后放入煎好的泥鳅,小火焖煮10 - 15分钟,让泥鳅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
最后大火收汁,撒上葱花即可。这道红烧泥鳅肉质鲜嫩,味道鲜美,中老年人食用后,既补充营养,又增强身体的祛湿能力。
中老年人在食用这三种肉类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控制食用量,避免因过量食用导致消化不良。其次,烹饪方式尽量选择清淡的,如清炖、红烧等,减少油炸、油煎等高油脂的做法。
夏天的饮食调养对于中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羊肉、鸭肉和泥鳅这三种肉类,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养阳祛湿,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在这个季节食用。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注重身体的保养,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