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川古村——一座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浙江省淳安县西部的浪川乡芹川村境内。
视频加载中...
芹川古村地理位置独特,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隐藏于位于风山山麓之间。村口狮山和象山对峙,俗称“狮象把门”;从村落形状看,口小腹大,天道自然,好一处风水宝地。
春季的芹川古村,也是浓浓春天的气息。村外也种植了大片的油菜花田,一进景区大门便是满目的金黄。
我们从景区大门进入,沿着芹川溪向村子走去。芹川溪有六七米宽,呈S型穿过整个村子,将村子一分为二。故村子里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桥梁,村子沿溪流的长度总共不过千余米,而各式桥梁却有三十几个。
入村的第一座桥就是建于清同治民间的进德桥。这是一个飞檐翘角的砖石廊桥,如今仍在使用着。外墙被涂成了白色,红色大字“农业学大寨”依然清晰可辨。
过完进德桥,沿溪而建的是几个新农村建筑,家家都挂着民宿的牌子,为迎接春节挂上的喜庆灯笼依然红的热烈,但目前似乎都还没有营业。一家民宿的门口正在切割柱子做装饰,另外一户人家正在院门口劈材,我怂恿麦先生也去试试,没想到麦先生吓得都不敢再拍,迅速逃离了现场。
过完这几户人家才算是到了芹川古村落的村口。芹川村的村口有5株大樟树,最年长的一棵已经800多岁了,枝叶连天。其中有两棵樟树并肩而立数百年,树根早已相互缠绕,故被称为夫妻树。据说附近的人们都来拜夫妻树为干爹干娘,贴红纸送花束。我们去的时候还在树下看到了花束等贡品。
村口只有两条窄窄的小路沿溪通入村庄。芹川村的建筑大多沿溪而建,家家户户均有埠头可下至溪流边。芹川溪清澈见底,小鱼成群游弋,至今仍是村里重要的水源,有些家庭还保持着在溪水了洗衣浣物的习惯。在这里每走几十米就能看到鸭子在溪流里巡游嬉戏,惹得六宝一路上把“咏鹅”背了有几十遍之多。
在村子里行走,随处可见的都是明清时的古建筑。这里虽是在杭州境内,但整个村子却是徽派建筑风格,漫步其中,总让人有一种行走在皖南小村落的感觉。
幽静又古朴的环境,又有一种走进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穿越感。
村子里桥梁里最出名的要数明崇祯时期修建的石拱桥——际云桥,这是一座已经有370多岁高龄的单孔石拱桥。一侧与村道平齐,另一侧设5级台阶。
际云桥上,抚摸着石桥经历了数百年风吹雨打的痕迹,听着不休不止的溪流声,望着远处青山含翠,感受着古村落的宁静与悠远,这就是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啊。
际云桥所在的区域河道笔直,两岸遍布明清古建,是整个村子里最佳摄影点。
际云桥
村子里的徽派老建筑为砖木结构,房子为三开三进,两层楼结构,前后各有一小天井,中厅与后厅有木屏风相隔,非常古朴。部分民居里还有水榭亭台和戏鱼池。只是我们来的时间比较特殊,大多数人家都是户门禁闭。
偶尔也会有些房屋敞开着门,但屋内空无一人,所以不好擅自进入。房屋内也保持着传统的风格,木阁楼,花窗棂。而我更被那些挂着的咸肉所吸引!哈哈,这年月挂这么多猪腿,大户啊!
芹川古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些,这里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相对要慢上不少。在村子里闲逛时,偶尔会看到居民们三五成群的或在打牌,或在唠嗑,很是闲适。也有人坐在门前晒太阳,看着六宝经过逗弄上一番。
虽然很想在这里感受下当地人闲逸的生活,品尝下这“桃花源”般村落里的正统美食。但疫情并未过去,村子里的农家乐民宿都还大门紧闭着。好在当地的特色“麻酥糖”还有得卖,味道不错,甜度适中。跟一个老大娘到她的家里购买了麻酥糖后,还尝试着问是否可以亲自操作制作,但大娘说她们制作麻酥糖都在凌晨时进行,之后晾干到下午再包裹起来卖,似乎并不太方便我们来体验,只能略带遗憾的离开了。
六宝倒是逛得起劲。上桥下桥,爬楼梯钻小巷,感受了一下江南小山村里不一样的童年生活。
旅行的意义不就在乎于此么,走出自己的熟悉圈,到外面的世界里去感知去发现。对于孩子更是如此,她们看过的世界走过的路,最终都会融进他们的血液里,体现在谈吐中,变成养分陪伴她们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