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继承了来自中原黄河流域的饮食文化传统,蒸、煮、炸、烤、腌等各类技艺手法流传至今,被称为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同时,它又兼具闽南一带的独特饮食基因和客家的饮食文化风格,口味丰富而多变,清鲜淡甜与咸辣酸爽并存。
主要有:扁肉 ,烧麦,肉包,米冻,喜粿,拌面,云吞,蒸饺,酸辣粉,炒面,凉草汤,泥鳅汤,芋头面
沙县招牌是沙县拌面,沙县小吃的招牌菜。
沙县扁肉,作为拌面的好搭档。
豆腐丸,这是沙县人的最爱。
沙县板鸭,沙县板鸭源于南平的建瓯板鸭,经过沙县本地的改良,更加独具风味。
沙县烧麦,沙县烧麦源于山西太原,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着各种馅料,再上笼蒸熟的小吃。
芋饺,沙县盛产芋子,芋饺自然也非常有名。
喜粿,是沙县特有的一道风味小吃,非常美味。
米冻皮,米冻皮类似于北方的凉皮。把籼米磨成柔滑的粉浆,蒸成薄薄的粉皮,再切成一条条,拌上调味料就可以吃了。沙县的米冻皮有着天然大米的香味,吃起来爽滑感不粘牙,非常美味。
沙县小吃就是源自福建沙县的各种小吃的总称,所以沙县当然有沙县小吃啦!
沙县小吃实际上属源远流长的古代中原饮食文化传统的一个分支,很多小吃还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意识文化的特点,有的小吃的制作方法甚至保留着原始的特点,堪称古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它既有福州、闽南一带的饮食特点,又有汀州一带山区客家饮食文化风格。
沙县小吃分为两大流派,即口味清鲜淡甜、 制作精细的城关小吃流派,代表品种有扁肉(面食)、烧麦、肉包等,独具特色;口味咸辣酸、制作粗放的夏茂小吃流派,以夏茂镇为代表,原料以米、薯、芋为主,如米冻、喜粿、米冻皮(粳籼面)、牛系列等。两种流派的各种小吃有上百种,常年供应的有几十种,蒸、煮、炸、烤、腌,加工方法多样,米、面、芋、豆腐原料独具地方特色,且来源丰富,家家户户都能做上几样,城区街头巷尾日夜24小时都有小吃应市,非常方便。
2021年5月24日,福建省三明市申报的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闽江支流沙溪下游,距省会福州市约200公里,距三明市和南平市分别为20公里、60公里。
沙县建县已有1600多年,自古是商贾云集之地,素有“金沙县”之称;全县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辖6镇4乡2街道和1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24.2万人。
沙县夜景
沙县拌面用的是一般的面条。
做法如下:
材料:面条500克左右、花生酱50克、时鲜青菜若干、酸菜、盐、味精、香油、醋、蒜泥适量。
1、把面条下入开水锅内,煮熟,冷开水过凉,捞到碗里。
2、将青菜放在面条上。调好的花生酱放精盐、味精、香油、蒜泥,加入面条中搅拌,配上一碗清汤即可。
猪肉。
沙县小吃的扁食肉馅做法如下:
材料:猪肉 300g 、葱 适量 、姜 适量 、盐 适量 、酱油 适量 、花椒油 适量 、香油 适量 。
1、将准备做馅的肉放入冰箱内冷冻,待肉完全冻实后取出。
2、用擦菜板擦肉,很容易就能把肉擦成细条(用擦丝器将冻肉擦成丝)。
3、这时只需再用刀轻轻地剁几下,只要5分钟就可以完成,且做出来的肉馅细腻均匀。5、将剁好的肉馅,放入大葱,姜,盐,酱油,花椒油,香油并拌均匀即可,这样做好的肉馅就可以直接拿去做扁食了。
扩展资料:扁食是传统的汉族小吃,是麦粉制成的食物。属于春节等重大节日的年节食品。有点象北方的饺子、南方的馄饨,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比饺子精致,比馄饨丰满。馅的多样性更非饺子、馄饨可比。扁食的馅料不拘泥于固定的料,还可以加各种蔬菜,土豆丁,蚕豆瓣,少许雪菜,也可以用四季豆或者刀豆切丁等随意发挥。
沙县的云吞就是混沌。很多地区,对于混沌的叫法都不同
沙县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在中国的东南沿海省份福建的西部地区,有一个叫沙县的地方,以山为主,畔沙溪河。沙县是山区县城,以小吃闻名于世,拌面,馄饨,芋饺,烧麦等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遍布世界各地,故有小吃城之称。
有板鸭,糍粑,鱼面,麻城肉糕
香肉丝,驴肉火烧,麻辣小龙虾,脱骨扒鸡,哈尔滨红肠,西红柿炒鸡蛋等
小吃包括水煮肉片,清蒸鱼,爆炒皮皮虾,辣炒海参,凉拌海带丝,醋溜白菜,过桥米线等等。
上一篇:桃山湖风景区需要游览多长时间?
下一篇:蒙古族婚姻有哪些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