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来历及习俗?
创始人
2025-03-03 22:10:41
0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中国民俗传说中有一个叫"夕"的怪兽,每年腊月三十日过来祸害百姓。

  后来,老百姓便向略微笨拙的灶王爷求救。于是灶王爷上天搬救兵,请到了神农的孙子--"年"。

  虽然"年"还很小,但是很勇敢,是个小英雄。"年"决定下凡人间,为民除害,他带了两样法宝,一个是喷霹雳火花的竹筒,另外一个万彩红绫。

  到了腊月三十的晚上,怪兽"夕"果然来了。"年"拿着他的两件宝贝与怪兽"夕"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搏斗,终于除掉了怪兽"夕"。

  后来,为了纪念,人们把腊月三十这天称为"除夕";而为了纪念"除夕英雄",就把正月初一叫做"年"。初一,就要欢欢喜喜"迎新年"。

  而"年"用的那两件降服怪物的宝贝,万彩红绫和霹雳竹筒就演化为了对联和爆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景区“1元午餐”,用诚意拉近与...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王言虎 校对 / 穆祥桐据大象新闻综合报道,9月30日,河南一...
从乡村休闲到沉浸式夜游!山东“... 10月2日,国庆假期第二天,全省大部分地区受降雨影响,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当日接待游客327...
自带贵气“奶茶色”高级又显白!... 2025年秋冬最流行的话题莫过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了(虽然已经过去了)。奶茶可真是人间祸害呀明明知...
湖北家常蒸鱼三步搞定,鲜嫩不腥... 活鱼现杀最理想,实在不行,市场里挑眼睛清亮的鲫鱼或者鲢鱼也行。鱼档老板帮忙去鳞掏内脏了是吧,回家还得...
一口入魂!家常红烧狮子头做法大... 中秋佳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除了吃月饼,还得有道像样的硬菜撑场面。红烧狮子头就是个绝佳选择,圆滚滚的...
家常菜推荐~青蒜豆腐,三笋鸡丁... 青蒜豆腐丝: 准备豆腐1块、大蒜叶适量、大蒜几瓣、豆瓣酱1勺及生抽、蚝油、盐、食用油适量。将豆腐切...
青椒荷包蛋,焦香下饭的家常快手... 厨房里待久了,有些菜看着简单,做顺了反而最讨人喜欢,青椒炒荷包蛋算一个。记得头回在朋友家吃,以为多复...
原创 鱼...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寻找一种简单快捷又美味的烹饪方式,无疑是现代人追求的理想生活态度。今天,我将与大...
从乡村休闲到沉浸式夜游!山东“... 10月2日,国庆假期第二天,全省大部分地区受降雨影响,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当日接待游客327...
这个国庆假期,来东浦湾,赴一场... 大海、星空、草地、帐篷、烧烤、电影……还有牵手两年半的男友。这个国庆假期,从2000公里外的成都飞抵...
四川湔江堰迎申遗后首个黄金周 ... 中新网成都10月2日电 (王利文)“坐着这有年代感的小火车,感觉像穿越了一样,能真切感受到四川彭州的...
【图集】国庆中秋长假首日,横琴... 国庆中秋长假来临,横琴文旅迎来“开门红”。随着“琴澳家宴”“捕风生活节”等系列活动的精彩上演,横琴吸...
【宠客服务】国庆我在岗 汤旺交... 10月2日,汤旺县秋意正浓,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迎来客流高峰,为保障游客出行安全有序,汤旺县公安局交警...
国庆假期 周边游也很乐 经济在线 本 期 看 点 十一假期很多市民朋友会选择周边游玩。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周边游玩的好去处!...
太会了!严州古城把千年宋韵玩出... 丹桂飘香时,华灯映古城! 这个国庆, 严州古城 以 “礼颂华诞・邀月严州城” 为主题, 把千年历史与...
不止风景美,更有服务暖——抚松... 雄伟林海,松水情深。当八方游客为壮丽天池而心驰神往时,位于长白山脚下的长白山西站正以别样的人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