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节庆文化
admin
2023-08-05 16:00:03
0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把千年历史装进奶茶杯 荔枝米酿... 今年两会期间,“非遗+”经济成为热议焦点话题,从春节“非遗美食”搜索量提升359%,到抖音电商中非遗...
夏天食谱之百合绿豆汤熬制方法 百合绿豆汤是夏季经典的消暑甜品,清热解暑、润肺安神,口感清甜爽口。以下是详细熬制方法: 食材准备(2...
那些你看不上眼的商品,恰恰是山... 曾几何时,山姆会员店靠一车战斧牛排、桶装进口冰淇淋打出“中产鄙视链”的顶流感。逛山姆,不是购物,是一...
浙江风味宁波特色汤圆的美味密码... 宁波汤圆作为浙江美食的璀璨明珠,被无数食客奉为美味佳肴。它之所以能拥有如此盛誉,关键在于原料的精挑细...
羊酸奶推荐益生菌婴儿吃|宝宝喝... 你有没有发现,明明给孩子选了号称“更易吸收”的羊酸奶,可吃完后反而胀气、拉稀、便便不规律?不少家长以...
紫牛热点| 代订五星级酒店早餐... 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分享了她在二手平台上代订酒店早餐的离谱经历,引发广泛关注。 据网友描述...
红色基因邂逅老字号匠心,一大文... 7月22日,中共一大纪念馆与靖江双鱼食品有限公司携手推出的联名猪肉脯产品正式亮相,以“红色文化+老字...
【快乐养生坊】“三伏天”已至,... 酷热的“三伏天”已经到来。在中医看来,这一时期正是“冬病夏治”、科学养生的好时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
从樱桃到樱桃酒,他用十年完成一... 储藏车间内,一坛坛樱桃酒依次陈列,邓昭鹏沿着酒坛,闻着酒香,回首深耕樱桃酒产业十年,先后投入千万余元...
原创 炖... 牛肉这宝贝,不仅滋味醇厚,更是营养宝库——优质蛋白质是肌肉的基石,丰富的铁元素让气血充盈,锌元素则默...
原创 这... 营养的基石若不打牢,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如同踩在松软的沙地上,摇摇晃晃。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微量元素,偏...
上海红烧狮子头:团圆饭里的圆满... 在上海的年夜饭桌上,红烧狮子头始终占据着“C位”。这道圆滚滚的肉丸,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承载着深厚的...
爱上黔菜 吃在黔东南——202... 以下视频来源于 黔东南美食 2025年7月21日,骄阳似火,却难挡凯里市民族风情园内的热潮。黔东...
莲藕排骨汤:冬日里最温润的守候 当凛冽的寒风席卷大地,冬日的肃杀之气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一碗热气腾腾的莲藕排骨汤,便成了最温暖的慰藉...
辽宁香椿炒鸡蛋:春天的味道,稍... 在辽宁的春天,大自然总会馈赠一些独特的美味,香椿炒鸡蛋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佳肴,它宛如一首灵动的...
新疆十大旅行社排名出炉!口碑最... 新疆的美,是那种看过一次就会刻在骨子里的惊艳 —— 喀纳斯的湖光山色、那拉提的草原牧歌、喀什古城的烟...
警惕这些“纪念品”!国家安全部... 国家安全部今天(22日)发布安全提示文章。暑期长假已至,出境旅游迎来高峰期。境外观光,游客多乐于选购...
跟着艺术游陇南——市文广旅局走... 山水为幕,艺术添彩。为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丰富景区文化内涵,7月20日,市文广旅局组织演出团队走进...
上海:徜徉温室花园“奇妙夜” ... 7月21日晚,夜游温室花园(测试场)的游客在拍照。 7月26日起,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上海温室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