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夏天遇到这菜别手软,营养极高,6月抓紧吃,食用期很短,别错过。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傍晚的微风裹着麦浪的清香拂过脸庞时,我总会拎着竹篮往麦田深处走。金灿灿的麦穗在夕阳下低垂着头,指尖轻轻拂过那些泛着青玉光泽的麦粒,忽然想起小时候总爱把这种半青半黄的麦穗偷偷藏在书包里——那可是我们农村娃的"私房零食"呢。
记得小学放学路上,小伙伴们总会默契地在麦田垄沟里排排蹲。书包里摸出几簇青麦穗,火柴"嚓"地擦亮,火苗在麦芒间跳跃时飘出的焦香,比现在任何网红零食都勾人。烧好的麦穗在掌心里来回搓揉,翠绿的麦仁就蹦跳着落在手心,嚼起来带着草木的清甜,后味竟有淡淡的奶香。那时候总被老师逮到满嘴黑乎乎的麦壳渣,可第二天照旧乐此不疲。
前些天给城里的表姐寄了两斤青麦仁,她视频时直呼发现了新大陆。这种处于乳熟期的小麦籽粒,营养价值可比成熟小麦高得多。每百克青麦仁里藏着12克膳食纤维,相当于芹菜杆的6倍,更别说那些随着麦粒成熟会逐渐流失的维生素B族和叶绿素了。中医爷爷常说这时候的麦仁最养人,既带着春天生发的朝气,又含着夏日饱满的阳气。
要说最妙的口感,当属咬破薄如蝉翼的种皮时,那股清冽的浆汁在齿间迸开的瞬间。这浆液里富含的谷胱甘肽可是抗氧化好手,城里健身圈最近流行的超级食物清单里,青麦仁早悄悄上榜了。不过这种鲜美稍纵即逝,等麦穗完全泛黄,那股子灵气就锁进坚硬的麸皮里了。
上周邻居王婶送来半筐带着露水的麦穗,说今年闰月收成早,再不吃就要等明年。处理青麦仁可是个技术活:麦穗平铺在竹筛里,柴火灶上慢火烘烤,听着麦壳"噼啪"裂开的声响,像在听一场夏日交响乐。烤好的麦穗轻轻揉搓,翡翠珠子似的麦仁就簌簌落进簸箕,空气里浮动的焦香能把隔壁小孩都馋哭。
要说保存这抹翠色,我有自己的独门秘籍。焯水时加小撮苏打粉,捞出立刻浸冰水,分装时每袋撒层薄薄的糯米粉,这样冷冻半年取出仍是水灵灵的。去年冬至包麦仁鲜虾饺,咬开晶莹的皮子,青莹莹的麦仁混着粉红虾肉,愣是把年夜饭的风头都抢了。
青麦仁炒蛋是快手早餐的不二选择。热锅冷油,蛋液"滋啦"摊成金盏,趁未完全凝固时撒上碧玉般的麦仁。翻面时麦仁嵌在蛋饼里,像琥珀裹着翡翠。配碗新磨的豆浆,麦香混着豆香能把瞌睡虫都香跑。
要说惊艳,还得数那道偷师外婆的麦仁酿冬瓜。冬瓜挖成小盅,填入用鸡汤煨过的麦仁瑶柱馅,蒸透后掀开盖子的刹那,清甜的冬瓜汁混着海鲜的鲜,衬得麦仁愈发甘润。上次同学聚会端上这道菜,做私房菜馆的班长当场要买配方。
最近迷上研究轻食,发现青麦仁打底做沙拉简直绝配。焯熟的麦仁拌牛油果丁、樱桃番茄,淋上柠檬蜂蜜汁,撒把烤香的松子,健身教练尝了直夸比藜麦更有层次感。要是下午茶想来点甜的,用麦仁浆代替珍珠做奶茶,吸溜一口,Q弹里带着谷物香,比网红奶茶店的新品还上瘾。
站在田埂上望着起伏的麦浪,忽然想起《诗经》里"我行其野,芃芃其麦"的句子。这抹转瞬即逝的翠色,藏着土地最慷慨的馈赠。超市冷柜里的速食包装再精美,终究比不上亲手从麦穗里搓出的那捧温润。若您偶遇卖青麦仁的摊子,可千万别犹豫,这属于盛夏时节的限定美味,错过就要再等一轮春秋。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喜欢的朋友点赞收藏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