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仲夏,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据南朝梁人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那么贵州人端午节吃什么食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人端午节吃什么食物
贵州端午节饮食文化融合了多民族特色,尤其以粽子品类丰富著称,既有传统风味又有创新辣味。以下是主要特色美食盘点:
一、特色粽子
1、草灰粽:用香禾糯稻穗烧制的草木灰过滤后浸泡糯米,赋予粽子清凉化火的作用和独特草木清香,搭配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是贵州独有的口味。
2、背崽粽:黔东南苗族特色,造型如“父母背孩子”,寓意人丁兴旺。纯糯米的“公粽”“母粽”搭配红豆、花生馅的“崽粽”,口感层次丰富。
3、五色粽:用天然植物染料将糯米染成红、黄、紫、黑、白五色,视觉鲜艳,味道缤纷,深受儿童喜爱。
4、腊肉粽:贵州经典烟熏腊肉与糯米结合,咸香醇厚,是当地人“吃不腻”的传统搭配。
5、辣鸡粽:糍粑辣椒与鸡肉的辣味组合,辣度从“微酸轻辣”到“地狱级”分层,成为贵州酸辣饮食文化的代表。
二、其他节日美食
1、酸汤鱼:贵州经典菜肴,以发酵酸汤为底,搭配鲜鱼,开胃解腻,常出现在端午餐桌。
2、凉拌折耳根(折耳根):本地特色野菜,清脆爽口,是解辣配菜的代表。
三、饮食文化背景
贵州粽子创新背后是多民族融合(如布依族草灰粽、苗族背崽粽)和对抗潮湿气候的饮食智慧(酸辣驱湿、草木灰清热)。近年来,黔粽通过电商走向全国,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了黔粽。
贵州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贵州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包括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贵州省各地的民族特色,还体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外,贵州黔东南和湖南湘西一带的苗族同胞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会庆祝“龙船节”。这一节日不仅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龙王,更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苗族同胞会在清水江上举行盛大的龙船竞渡,同时还有踩鼓、吹笙等民俗活动。龙船的制作也颇为讲究,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匠心。
在龙船节期间,苗族人民会制作精美的龙船,并在下水前由歌师唱吉祥祝福歌,祝愿龙船一路顺风。每条船上都有一位“鼓头”,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主持船上活动。龙船过寨时,鸣放铁炮传告亲友,岸上报以“接龙”鞭炮,亲友们会向船上的人敬米酒,并将鸭、鹅、彩绸等礼品挂于“龙头”。龙船靠岸后,水手们会将糯米饭团和菜肴放在船帮上就餐,妇女和儿童则会前来“讨路边饭”,据说吃了龙船上的食品能消灾避难。